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中新社杭州2月21日电 题:浙江考古“90后”:亲历良渚申遗 为“传说”提供实证
作者 童笑雨
春节刚收假,考古“90后”张森就踏上了“一年365天300多天都在工地”的出差之路。浙江衢州西周土墩墓群考古发掘两年,出土文物标本整理、研究才刚起步。他得深挖下去,因为系列成果或将佐证西周姑蔑国王陵的存在。
四年前硕士毕业后,张森进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从事商周时期考古工作。在所里,五分之一的考古力量是和张森一样的“90后”,有的曾亲历良渚申遗,有的为“传说”提供实证。
浙江史前文化发达,目前中国已知9000年前的早期遗址近半数在浙江。对于考古人而言,浙江是个“富矿”。
虽然工作年限不长,但张森称自己很“幸运”,一毕业就参加了浙江安吉龙山八亩墩、衢州西周土墩墓群的考古工作。
张森的日常很“复杂”,有时是在考古工地中拿着刷子与泥土做伴,有时是对出土文物标本进行简单修复,有时要拿起画笔、相机,进行文物绘图和摄影。在很多人眼中,日复一日的工作可能稍显枯燥,但在这位“90后”看来,却是“每天有新东西”。
“只要你足够细心,就会有收获。也许在一件陶器上,你就能发现古人的指压纹。这很常见。”他说,每一个墓葬,哪怕是平民的,都蕴含了足够多的历史信息。只要能做好,把挖掘出的文物信息串成完整的信息链,这个成果也是独一无二的。
“很多人说,干考古要坐得住‘冷板凳’,尤其是年轻人。毕竟不是人人都能遇上重大发现。”张森并不认同。他清楚,考古不是为了挖宝,“我们的存在,就是尽可能地还原历史,让大家了解人类生活的过往。”
和张森一样,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员、“90后”姬翔也是带着这一目标,扎根在考古现场。他是第四代良渚考古人,2021年他被评选为良渚古城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先进个人。
“虽然考古研究历史,但绝不代表这是一门古老的行业。实际上,它需要不断有新技术的加入。”姬翔的工作,正和科技相关。
2016年他刚加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时,从事的工作就是对良渚遗址群的石头来源进行鉴定。“我们发现,它们的产地距离良渚古城有一两百公里,甚至更远。”他说,良渚的玉昭示中国史前制玉水平的高峰,但至今玉料来源还是个谜,这也需要他们通过科技的手段去揭秘。在他看来,科技考古好比给传统考古“打辅助”,是“鉴证”历史的手段。
同为“90后”,姬翔的妻子宋姝也是考古队伍中的一员。
在宋姝之前,浙江的动物考古工作是空缺的。此前,良渚相关遗址曾出土了一大批动物骨头,但它们的物种仍没法鉴定。
宋姝来了之后,挑起良渚动物考古的大梁:2016年,她发现了20多种动物,2017年拓展到34种,2018年拓展到40多种……这对探究良渚人的生活习性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姬翔原本是理科生,对考古工作“无感”。但越是深入,越能获得乐趣。“未来我想把史前浙江的玉石器资源、分布情况梳理清楚,了解史前人类的活动、贸易范围和路线。考古工作,就是探究未知,尽可能地接近历史真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