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立冬:秋尽冬始,万物收藏
作者:侯楠楠
立冬节气为冬季的到来拉开序幕。《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对立冬二字的解释为“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代表着冬季的开始,而冬季也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季节,此时秋季丰收的作物收晒完毕,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
(点击图片观看动态海报)
《敦煌二十四节气》原画出自《不可思议的敦煌·与万物共生长》创作展——最佳创作团队奖「豆荚创意」小朋友们的集体创作。动画制作:满晨
立冬三候为“水始冰,地始冻,雉入大水为蜃”。此时,水和大地刚刚有冰冻的趋势,“雉入大水为蜃”与“腐草为萤”“雀入大水为蛤”一样,来自于古人的丰富想象,雉指的是野鸡,蜃在多数古籍记载中,被认为是大蛤。立冬后,野鸡等大鸟几乎看不到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色彩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
过去,立冬不仅是一个节气,也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吕氏春秋》中记载,到了这一天,天子要亲率群臣,“迎冬于北郊”,古人或许是通过观察,相信冬是从北方赶来的。在民间,还有祭祖、拜冬、补冬等习俗,祈求来岁的丰年。晋崔豹《古今注》中提到“汉文帝以立冬日赐宫侍承恩者及百官披袄子”,以及“大帽子本岩叟野服,魏文帝诏百官常以立冬日贵贱通戴,谓之温帽”。立冬日,皇帝给文武百官发个帽子棉服,让大家都穿上,这或许是最早的官方送温暖活动。此外,立冬日还有“拜冬”习俗,人们会在这一天更换新衣,庆贺往来,跟过年时有点像。
刚刚提到动物要冬眠,储备能量,这也为我们睡懒觉找到一个借口。不过,人要储备能量,主要还是靠“补”,正所谓“立冬补冬,补嘴空”“冬天进补,春天打虎”。如果大家读过上期介绍霜降的文章,应该记得霜降时我们也说“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其实这并不冲突,从秋季丰收过后,天气趋于寒冷,补一补、吃得好一点是再正常不过的想法,又有保温御寒的作用。怎么样,这波理由大家还满意吗?
至于吃什么,北方同学第一反应应该还是饺子,传统民谚中也有“北吃饺子南吃葱,铜锅羊肉好过冬”的说法。古时认为,饺子之名来源于“交子之时”,立冬是秋冬之交,因此没有意外的话,饺子又是饭桌上的C位,此外,北京地区也有吃铜锅羊肉的习俗。但是在南方如南京地区,还有“一日半根葱,入冬腿带风”的说法,听起来令人困惑,其实原因是,葱是温热辛辣之物,有驱寒暖身的作用。在潮汕地区,立冬时则要吃甘蔗,有“立冬食蔗齿不痛”的说法,当地人认为立冬时甘蔗已经成熟,这个时候食蔗既可以保护牙齿,还有滋补功效。
立冬之日开始酿黄酒,是浙江绍兴一带的传统风俗。当地人认为,冬季水体清冽、气温低,能有效抑制杂菌繁育,使酒在低温长时间发酵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风味,是酿酒的最佳季节。古时还会在冬至日做腌菜,这一习俗目前仍存在于中国广大农村地区,在许多人儿时的回忆里,似乎家家户户都有大菜缸,用来在冬季时腌制各类小菜。此外,不少地方还会在立冬日举办冬泳活动。
在北方地区,立冬前就比较冷了。“立冬北风冰雪多,立冬南风无雨雪”的谚语,是用立冬日的风向来判断一整个冬季的雨雪情况;“立冬那天冷,一年冷气多”,则是用立冬日的气温来判断一整个冬天的寒冷程度。而在南方地区,有“立冬落雨会烂冬,吃得柴尽米粮空”的说法,认为立冬如果降雨,将会使农作物减产。立冬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显著减少。东北地区大地封冻,农林作物进入越冬期;江淮地区“三秋”已接近尾声;江南正忙着抢种晚茬冬麦,抓紧移栽油菜;而华南却是“立冬种麦正当时”的最佳时期。
冬至日的南北气温差异还体现在古诗词中。白居易在江南地区,所以他说“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此时江南地区还不是很冷,诗人还觉得像春天一样,很舒服。但是,陆游就说“寸积篝炉炭,铢称布被绵。平生师陋巷,随处一欣然”,他已经烤上火了,“随处一欣然”则表达了一种随遇而安的豁达态度。“肯信今年寒信早,老夫布褐未装绵。”宋朝诗人仇远还没拿出冬装,冬天就早早来了,因此他写诗抱怨今年冬天为啥来得这么早。另外一位宋朝诗人紫金霜就很励志,他说“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冬天来了,别人都是补芝士,而他要补知识,别人被迫内卷,他要自己卷自己。
冬季,是万物收藏、养精蓄锐的时节。“黄花独带露,红叶已随风”,初冬还带着秋的余韵,但路边烤红薯、糖炒栗子的热气,已用食物表达了时节的分野,将人们带入这个冬天。
光明网×敦煌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