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国节·二十四节气】小寒:雪点梅花霁后妍,屠苏酒饮庆新元
2023-01-05
来源:光明网
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礼有节”栏目将按节气顺序陆续刊载相关科普知识,以飱读者。本期主题为二十四节气之——小寒。
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礼有节”栏目将按节气顺序陆续刊载相关科普知识,以飱读者。本期主题为二十四节气之——小寒。
每年1月5日——7日,太阳位于黄经285°时是小寒节气,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三个节气。小寒与大寒、小暑、大暑及处暑一样,都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小寒的意思是天气已经很冷,我国大部分地区小寒和大寒期间一般都是最冷的时期,民间有“小寒胜大寒”的说法。小寒的到来,意味着一年最冷的开始。既然小寒更冷,古人为什么要在小寒后又加一个大寒,而不是倒过来排列呢?中国传统文化讲究“物极必反”,认为寒暑交替的“天道”是寒冷之后迅速回暖,如果先大寒后小寒,从字面上就找不到最冷后“回暖”的感觉了,所以把大寒放后面,让大寒后迅速回归立春,这才符合中国人的思维习惯。
小寒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严寒时期,土壤冻结,河流封冻,加之北方冷空气不断南下,天气寒冷,人们叫做“数九寒天”。在我国南方虽然没有北方峻冷凛冽,但是气温亦明显下降。在南方最寒冷的时候是小寒及雨水和惊蛰之间这两个时段。小寒时是干冷,而雨水后是湿冷。
小寒节气正值“三九”前后,民间说“三九出门冰上走”。我国大部分地区开始进入严寒时期,尤其是北方地区农事活动几乎完全处于停止状态,人们普遍忙于迎接新年的准备活动,正如农谚所说“小寒忙买办,大寒要过年”“小寒大寒,杀猪过年”。在办好年货之余,人们有时也作些积肥工作,有农谚说:“一月小寒随大寒。农人拾粪莫偷闲。”
小寒天气酷寒,南北地域跨度大,北方大部分地区地里已没活,都要进行歇冬,主要任务是在家做好菜窖、畜舍保暖、造肥积肥等工作。南方地区小寒节气需要做好油菜清沟、小麦追肥等工作,倘若遇到强冷空气,则在地里洒草木灰、作物秸秆或盖粪等帮助作物度过最冷时节。
小寒三候
一候雁北乡:候鸟中大雁是顺阴阳而迁移,此时阳气已动,所以大雁开始向北迁移。
二候鹊始巢:此时北方到处可见到喜鹊,并且感觉到阳气而开始筑巢。
三候雉始鸲:“雉鸲”的“鸲”为鸣叫的意思,雉在接近四九时会感阳气的生长而鸣叫。
小寒习俗
小寒时节天气酷寒,我国南北地域跨度大,因而形成了各具地方特色习俗。
1、采购年货准备过年
俗话说:小寒大寒,冷成冰团。生活上,除注意日常保暖外,进入小寒年味渐浓,人们开始忙着写春联、剪窗花,赶集买年画、彩灯、鞭炮、香火等,陆续为春节作准备。
2、九九消寒每天一笔
从元代就已开始,从皇宫到民间都时兴的“九九消寒图”,有铜钱形、梅花形、文字形、葫芦形等多种。一般这么玩:冬至之后,贴梅花一枝于窗间,佳人梳妆之时,每天用胭脂涂满一圈,等到八十一圈都涂满,原本雪白的梅花尽皆化身杏花,窗外已春回大地。
3、喝腊八粥
饮食上“小寒”节气中有一重要的民俗就是吃“腊八粥”。《燕京岁时记》中记载:“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
4、探梅
此时腊梅已开,红梅含苞待放,挑选有梅花的绝佳风景地,细细赏玩,鼻中有孤雅幽香,神智也会为之清爽振奋。
5、冰戏
我国北方各省,入冬之后天寒地诉,冰期十分长久,人们在冰面特厚的地方,设有冰床,供行人玩耍,也有穿冰鞋在冰面竞走的,古代称为冰戏。《宋史》有:“故事斋宿,幸后苑,作冰戏。”《钦定日下旧闻考》中记载有:“西华门之西为西苑,榜曰西苑门,入门为太液池,冬月则陈冰嬉,习劳行赏。”《倚晴阁杂抄》中关于北平旧时风俗,写有“明时,积水潭尝有好事者,联十余床,携都篮酒具,铺截锐其上,轰饮冰凌中,亦足乐也。”
6、腊祭
腊祭为我国古代祭祀习俗之一,远在先秦时期就已形成。汉应劫《风俗通。义》云:“腊者,猎也,言田猎取兽以祀其祖先也。或曰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腊祭”含意取其有三,一是表示不忘记自己及其家族的本源,表达对祖先的崇敬与怀念。二是祭百神,感谢他们一年来为农业所作出的贡献。三是人们终岁劳苦,此时农事己息,借此游乐一番。自周代以后,“腊祭”之俗历代沿习,从天子、诸侯到平民百姓,人人都不例外。
小寒养生
人们常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而“三九天”就在小寒的节气内,所以说小寒是全年最冷的节气。因此,小寒的养生原则是敛藏精气、固本扶元,以“防寒补肾”为主。
1、早睡晚起、注意保暖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早睡可以养人体的阳气,晚起可以养人体的阴气,使身体内的阴阳维持平衡。民间有“冬天戴棉帽,如同穿棉袄”的说法,提示我们冬天注意头部保暖的重要性。每晚坚持用温热水泡脚,按摩和刺激双脚穴位,既温肾补阳,又促进全身血液循环。
2、饮食应以温补为主,尤其要重视“补肾防寒”
民谚:“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说明小寒进补的重要性,应当遵循“秋冬养阴”,“无扰乎阳”的原则,饮食中多食用一些温热食物以补益身体,防御寒冷气候对人体的侵袭。
3、调畅情志慎忧思
小寒时节寒风凛冽,阴雪纷纷,易扰乱人体阳气,使人萎靡不振。此时应调整自己的心态,注意精神的调养,保持乐观,节喜制怒。可以多听听音乐,多晒太阳,多参加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为生活增添乐趣。
4、适度运动要适时
谚语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小寒节气应适量运动,可增强免疫力,有效预防感冒,同时使人精力充沛。习惯晨练的人们,适当推迟外出时间,尽量日出后锻炼。同时,做好御寒保暖,最好戴上帽子、手套等。
5、中医理疗要熟悉
中医外治法对身体健康大有裨益,可以通过艾灸、手指点穴、三九贴敷等方法来调养因寒冷带来的身体不适。
小寒诗书
小寒
【唐】元稹
小寒连大吕,欢鹊垒新巢。
拾食寻河曲,衔紫绕树梢。
霜鹰近北首,雊雉隐丛茅。
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月交。
责任编辑: 杨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