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的一首《天净沙·秋思》,寥寥数语写尽天涯羁旅的惆怅凄苦。
据介绍,马致远诗中的这条“古道”,大体位于北京西山门头沟一带。在这里,京西古道盘桓蜿蜒,自北京城一路向西,通达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地,与草原丝绸之路相连。
日前,“视听北京探古韵新风——门头沟焕新篇”采风团来到位于门头沟妙峰山镇的水峪嘴村,这里依山傍水,素有“京西古道第一村”的美誉,村后山上就是京西古道。
进入京西古道景区,一条陡峭的石路在深山中铺展开来。沿古道一路向上攀登,曾经粗粝的石板已然油亮光滑,被骡马铁蹄踏出的大小不一、深浅各异的蹄窝不时出现,诉说着这里曾经的繁华与喧嚣。
水峪嘴村妇女主任付宏春已在这里工作生活了三十多年,对京西古道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如数家珍。“这是上山的蹄窝,这是下山的蹄窝,因为脚掌前后力度的差异,蹄窝的深浅、形状也就不同。”付宏春说。
继续上行,沿途设置的铁匠铺、酒馆、茶馆等景点,以及骡马负重驼行、路人小憩和饮酒等场景雕塑,让人们的思绪瞬间转回千年。
再往上,就到了西出京西古道的第一隘口——牛角岭关城。高耸的拱形关城虽已然凋敝残破,但依然巍峨挺立。
在牛角岭关城古道上,蹄窝最深、最密集、数量也最多,达到了三百多个。雨后,深深的蹄窝里倒影着蓝天、绿树和旅人。千百年前来,有多少人曾在这条古道上往返,有多少骡马驼着货物经此去往他乡。
据了解,受台风“杜苏芮”影响,在2023年7月底发生的特大暴雨中,位于永定河畔的水峪嘴村的村内通讯、水电气全部中断。“当时灾情严重,唯独这条千年京西古道未受到损毁,或许这也是古人的智慧所在吧。”付宏春感慨道。
在古道上一路攀登,沿途不时有来自各地的游客现身,他们用脚步丈量古人遗迹,用镜头记录自然风景,用心聆听历史足音,在风物文物中回望厚重的时代变迁。
当今时代,路网便捷发达,京西古道已然凋敝,但其存续千年的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仍激励着新时代的我们不畏艰辛,大步向前。
(光明网记者邱晓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