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11月8日,“文瀚雅集”第五期在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举办,本期活动主题为“民间文书的保护传承与活化利用”。中国国家版本馆党委书记、馆长刘成勇,中国国家版本馆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版本学刊》特邀主编李国荣出席,中国国家版本馆副馆长徐中煜主持活动,来自北京、河北、河南、江苏、浙江、福建、广西等地的20余位藏家、专家学者参加活动。

“文瀚雅集”第五期在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举办。光明网记者 张瑜 摄
刘成勇在致辞中表示,中国国家版本馆是国家版本资源总库和中华文化种子基因库,肩负着赓续中华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展示大国形象、推动文明对话的历史使命,承担着国家版本资源规划协调、普查征集、典藏展示、研究交流和宣传使用的重要职能。“文瀚雅集”是推动中国国家版本馆收藏事业多元发展、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重要平台,让藏家、专家学者、出版社共聚一堂,交流思想、碰撞智慧,共同探寻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未来,中国国家版本馆将全力提供编目、数字化等专业技术支持与服务,助力广大藏家更好地保护与管理珍贵版本;同时将加强与各位专家及出版界同仁在版本研究、展示利用等领域开展更广泛深入的合作,凝聚起典籍版本保护传承的强大合力。

雅集活动展示民间珍稀文书史料。光明网记者 张瑜 摄
本次雅集活动展示了200余件民间珍稀文书史料,包括太行山文书、赣南民间文书、法律文书、教育科举文献、侨批文书等,生动还原了从明清至近现代的民生百态与文化传承,为研究明清至近现代社会变迁提供珍贵实物。其中“太行山文书”展出邯郸学院所藏20余件精品,堪称华北乡村社会的“活档案”,涵盖明万历至20世纪80年代,从卖地死契、订婚结婚证书到抗日三字经、边区账簿,呈现个体、家庭、村落的生产生活轨迹。赣南师范大学副教授朱忠飞收藏的清乾隆至民国时期地契具有民间文书的样本意义。郑州大学研究馆员、教授赵长海收藏的“华北地区民间地情资料”,包含1913—1969年间的日记、信札、军属证等14类实物,以私人视角还原抗战年代的民间记忆。
法律与教育方面的文献同样亮点纷呈。来自北京的收藏家张文达提供的百余件清代、民国法律文书,包含嘉庆年间信票、清末宁波法政学堂讲义、民国最高法院民事裁定等。来自河北医科大学的青年学者、教育文物文献收藏家贾江溶提供的17件清代科举文献,从童试卷、乡试朱卷到武闱技法手册,填补传统科举研究的细节空白。
侨批文书收藏家黄清海提供的34件侨批文书,涵盖1929—1947年东南亚至闽粤侨乡的“勿忘国耻”“还我河山”“民族力量”主题侨批文献,直观呈现海外华侨的家国情怀。地政文献收藏家田忠恩提供的特色地政资料,包含清皇室地权证书、清道光年台湾淡水厅官契尾和民国新竹县土地所有权状,为两岸历史渊源提供关键实物佐证。南昌大学教授、藏书家刘经富带来的江西修水县客家乡土文献等板块,呈现陈寅恪家族族谱、祠堂谱等稀缺文献,展现区域文化发展脉络与客家文化传承。
座谈交流环节,专家、藏家进行了热烈的交流研讨。中国人民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原所长、藏书家宋平生讲述了个人收藏、研究版刻文书的经历,强调了民间文书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位与价值。黄清海认为,侨批具有唯一性和系统性价值,能够反映在文书形成阶段中农耕文明时代民间乡村的真实面貌与发展韧性。刘经富介绍了收藏赣西北义宁州怀远乡土文献、陈寅恪家族乡土文献的情况。
多位专家、藏家提出了民间文书的具体工作建议。赵长海认为,学界要重视研究,图书馆界要重视搜集和整理,并重视收藏。田忠恩建议,需集中力量制定民间文书分类标准,以更好地研究和保护体量巨大的民间文书宝藏。朱忠飞介绍了自己深入田野,进行赣南民间文书搜集的经历,着重展示了赣南民间文书的整理与研究成果。张文达分享了从法律文书收藏中探寻法律文书历史脉络与法制演进过程的经历与感悟。贾江溶重点介绍了教育文书的收藏、保护与利用,以及藏斋木铎堂所藏科举文书的独特价值。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教授梁继红强调,应建立文书典藏传承机制,重视民间文书在地化理解。
近年来,民间文书的收藏研究、整理出版取得显著进展。邯郸学院太行山文书研究院院长冯小红介绍了邯郸学院藏太行山文书基本情况和整理研究成果。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李义敏系统阐述了大宗鱼鳞图册的搜集整理与数字开发工作,表示未来将致力于古文书修复与检测实验室建设工作。福建人民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编辑潘静超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文献图书出版分社社长鲁朝阳分别分享了所在出版社在民间文书方面的出版成果。
李义敏、田忠恩分别向中国国家版本馆捐赠研究成果,黄清海向中国国家版本馆捐赠藏品。
“文瀚雅集”是由中国国家版本馆与河北出版传媒集团联合打造、《中华版本学刊》《藏书报》共同承办的常态化版本收藏交流品牌活动,自2024年6月双方建立战略合作以来已举办五期,旨在为广大藏家、专家学者增进了解、携手合作搭建桥梁,通过“版本展示+晒书鉴赏+座谈交流”的方式,推动版本征集、版本收藏、研究出版、宣传推广、文创开发,助力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 (光明网记者 罗新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