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flv1.neamco.com/gmw/videoroot/2018-09-23/1537665636235.mp3
农民丰收节:农作物中的中华文化“密码”
【光小明的文艺茶座·声评】
核心导读:自古以来,五谷丰登寄寓着人们对农业丰收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祈愿。文明进程中的五谷、六畜、百工,都可以成为打开某个区域文明演进之门的钥匙。粟、黍、麦、豆、稻或麻,遗址中残留的农作物不仅让我们了解先民吃什么、穿什么,甚至能从中解读出某些文明兴衰的密码。不同的农作物种植对这些地区的古文化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农业起源发展的历程与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等特点有哪些共通之处?日前,记者就有关问题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赵志军研究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赵志军研究员
赵志军:我们知道,包括良渚文化在内的其他地区的古代文化系统后来都衰落了,而黄河中游地区的中原古代文化系统则愈加强盛。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以往考古学界也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假说,但毫无疑问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特点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在现今社会,单品种农作物种植是一种先进的农业种植制度,但是在农业生产技术尚不发达的古代,却具有很大的风险性,特别是在遇到专门针对它的自然灾害,如天灾、瘟病、虫害等时,其后果往往是灾难性的,对整个区域的农业生产可能造成全面摧毁。例如,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发展水平之高让人惊叹,但到距今4500年前后却突然衰亡;又如,西辽河流域的夏家店下层文化曾经非常辉煌,但大概在距今3600年前后也突然衰亡。其原因可能比较复杂,但不可忽视的是这一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西北地区和西辽河流域地区的农业生产都是以单品种农作物种植为特点,这很有可能是造成这些地区古代文化突然衰亡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是,这一时期中原地区则是多品种农作物种植,即同时种植生产条件需求不同的多种农作物,比如水田和旱田、秋收作物和夏收作物等,由此采取相应的生产方式如混作、套作、连作等。这样能够充分利用区域内各种不同的自然条件,提高农业生产的产量,提高土地使用率,例如在低洼湿地种植水田作物水稻,在干旱的高地种植旱地作物小米,或者在同一块田地内种植秋收作物和夏收作物;也可以有效应对各种灾害,还能为引进新农作物品种提供新的人工生态环境。黄河中游地区的多品种种植农业,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优势,为中华文明的形成提供了稳定的物质基础。
中国的农业起源是分成了不同源流的,其中一个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稻作农业起源,另外在北方沿黄河流域存在一个旱作农业起源区域。以黄河流域为重心的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特点表现为“谷豕是飨”,即以种植粟和黍为代表的旱作农业和以饲养猪为代表的家畜饲养业;以长江流域为重心的南方地区则表现为“饭稻羹鱼”,即以种植水稻为主的稻作农业,以渔猎为获取动物资源的主要方式。考古发现证实,早在仰韶文化时期水稻已经开始北传到黄河中游地区,自龙山时代起,水稻开始在北方黄河中下游地区普遍种植,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商代早期。
小麦的传播或许更能说明问题,它起源于西亚,传入我国初期种植并不顺利,存在水土不服、饮食习惯等障碍,但先民创造出一整套新的种植技术和加工方法,使得小麦得以广泛地普及开来,就整个中国北方地区而言,小麦代替小米成为主要粮食作物可以看作是一场伴随中华文明形成的农业革命。此后中外之间的农业交流愈益紧密,比如汉代经西域传入葡萄、苜蓿、核桃等,明朝玉米、番薯、马铃薯、西红柿等的传入,对人口增加和经济社会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这些都说明多元一体、兼容并蓄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特征,中华大地各主要文化区之间的交流日益密切和深入,同时中华文明在形成过程中也开放性地吸收了外来的先进文化因素,取长补短,与时俱进。
监制:张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