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美丽中国 诗意地名——中国地名诗词创作朗诵会”嘉宾合影。光明网记者 潘迪/摄
光明网7月12日电 (记者 丛芳瑶)7月12日晚,由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光明网、光明日报文艺部、中国作协《诗刊》社、中国诗歌学会共同承办的“美丽中国 诗意地名——中国地名诗词创作朗诵会”在北京举行。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陆先高、光明网总裁杨谷以及著名朗诵艺术家瞿弦和、《诗刊》社总编李少君、清华大学教授王玉明等著名诗人、诗人、田园诗人在现场交流经验,谈文论道并朗诵了自己的作品。
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陆先高为本次活动致辞。光明网记者 潘迪/摄
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陆先高在谈到举办这场朗诵会的初衷时提到,“我们希望,今晚举办的这场中国地名诗词创作朗诵会,能够让诗词跃出纸张、跳出屏幕,透过大众的耳朵、眼睛和心灵,让更多人感受到中国语言之美、文字之美,让诗词在当下绽放出时代的芬芳。”
著名诗人、《诗刊》社主编李少君讲话。光明网记者 潘迪/摄
《诗刊》社主编李少君也对本活动表示了肯定,他说,希望这类活动今后还能继续举办,为弘扬中国诗词文化助力。
著名朗诵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国煤矿文工团名誉团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瞿弦和在现场表演了诗朗诵《兰亭序》。光明网记者 潘迪/摄
活动现场,著名朗诵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瞿弦和朗诵了千古名篇《兰亭序》,声情并茂的表演,令在场的嘉宾无不为之动容。
诗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中华诗词学会顾问王玉明在活动现场和大家分享了诗词创作的感悟。光明网记者 潘迪/摄
诗词,作为中华民族文学史上一颗灿烂夺目的明珠,千百年来,记录下了一代又一代文人雅士的家国情怀。凝练的语言,包含着寓意深刻的哲理,是中国诗词屹立于世界文学史的独特标志。正如清华大学王玉明教授在谈到当今诗词创作的体会时说的,诗人只有先感动自己,运用好语言的音乐性和修辞的美感,才能写出感动别人的好诗。
“牧羊诗人”李松山。光明网记者 潘迪/摄
朗诵会上,有着“牧羊诗人”美称的李松山也为在座的嘉宾朗读了自己的诗作,虽然因为身体原因,他在朗诵诗歌时的发音不甚清晰,但诗作中蕴含的浓郁情感和他对诗歌的热忱之心,透过字里行间散发而出,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诗人,北京首保医医院管理有限公司主任邢树文。光明网记者 潘迪/摄
李少君、赵晓梦、李瑾、刘笑伟、杨清茨、孔艺霖、何云春、唐行玉等著名诗人、诗人、田园诗人都带来了自己创作的诗词。南京、常德、凉州、敬亭山、清华园……一个个熟悉的地名在诗人的笔下变幻成了有生命、有思想的存在,包含着历史的积淀,也凝聚着人文的光辉。
著名诗人李瑾朗诵自己的诗作。光明网记者 潘迪/摄
著名诗人,华西都市报常务副总编辑赵晓梦。光明网记者 潘迪/摄
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书画院副院长,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委员及传统文化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诗人杨清茨在活动现场朗诵。光明网记者 潘迪/摄
诗人艾诺依朗诵自己写的诗作。光明网记者 潘迪/摄
诗人,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诗刊子曰诗社顾问,中华诗词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何云春带来诗词分享。光明网记者 潘迪/摄
诗人,武警指挥学院教授,《学刊》主编王凤英在现场朗诵。光明网记者 潘迪/摄
田园诗人唐行玉分享他的作品。光明网记者 潘迪/摄
青年古琴演奏家胡术文在现场弹奏古曲《梅花三弄》、《流水》。光明网记者 潘迪/摄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学院学生为大家朗诵“美丽中国 诗意地名”——中国地名诗词创作征集活动优秀作品。光明网记者 潘迪/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