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话文化】
聆听北京 用音符讲述文化情怀
——专访著名作曲家张宏光
作者:袁晴
张宏光,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出身音乐世家,主要从事影视音乐、流行音乐及民族音乐的创作。国家一级作曲家,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音乐研究院院长。代表作品有《向天再借五百年》《春天的故事》《天不刮风天不下雨天上有太阳》《精忠报国》《等待》等歌曲。歌舞剧《在那遥远的地方》,电视剧《汉武大帝》《康熙王朝》《孝庄秘史》的主题音乐等作品。
所获荣誉:歌曲《朝夕相伴》:第二届亚洲流行音乐节创作银奖。
2004年雅典奥运会:闭幕式接旗文艺演出“中国八分钟”音乐获突出贡献表彰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优秀电视剧歌曲推选优秀曲作者
2009年国庆60周年焰火晚会突出贡献奖
图片由受访者张宏光提供。
记者:您认为北京当前城市文化氛围如何?对于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您有何建议?您觉得北京现在的文化建设的程度如何?
张宏光:从我自身的体验来说,我觉得北京的城市文化建设非常好。在北京这几年,能明显的感觉到北京在打造文化建设方面的一些举措。比如一些文化产业制度和措施的出台,比如一些歌唱北京的歌曲的征集活动,都搞得有声有色轰轰烈烈。从我所从事的行业来说,很多的词曲作者都踊跃参加,这是非常好的现象。
北京作为首都,如何更加凸显首都功能和作用,这是我认为最重要的地方。北京征集歌曲的比赛我也作为评委参与,但是就发现很多词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还是有些创作概念不太清晰,没有更加突出北京的大文化的定位,有些创作者创作的内容有点窄。像大栅栏、前门这样的地方,虽然也能表现北京的地方特色,但是用来表达北京这个大的城市文化内涵,就显得有点小了。
记者:过去的几十年当中,你创作出了很多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您觉得这些作品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张宏光:外界看来,作曲家创作一首作品是很轻松很容易的事。其实不然,随便写一段旋律容易,但要出一个好作品就很难了。
创作是需要灵感的,有了灵感写起来很顺很快,可能5分钟作品就出来了。但是灵感来自于平时的积累,没有平时的铺垫和积累也就不会有灵感。
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地方,就是一定要找对的人去唱。一首经典的歌曲一定是和演唱者分不开的,一定是互相成就的。
记者:您的作品风格多样,您是如何驾驭这么多不同风格的作品?
张宏光:这取决于不断的学习。
我从音乐附中学习三年,大学又学习五年,光求学的过程就八年,漫长的学习过程很重要,还有平时的积累,基础的沉淀,对创作是很有用的。
除了基本的音乐专业技能外,文化底蕴是一个优秀的作曲家所必须具备的,知识面必须宽。
记者:就像您刚刚说的,文化底蕴对一个作曲家的创作非常重要。您觉得您创作中的文化底蕴的自信来自哪里?
张宏光: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有道理的。
我经常去各少数民族地区采风,比如内蒙、青海、云南。我去了很多地方,亲身感受当地的音乐风格和文化。
我会写内蒙风格、青海风格、西藏风格,不断尝试新的风格,不断求变。
总之,要不断的学习,丰富自己的生活和阅历,一首好作品要经过很长时间的采风打磨。
记者:您的好多作品都表达了对中国社会和重大历史题材、重要时间节点的深刻思考。这其中,也有一些音乐作品和北京这座城市有着密切地联系。比如,2004年雅典奥运会闭幕式“北京8分钟”展示环节,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奥运帆船比赛主题曲《爱的海洋》,担任2009年国庆六十周年焰火晚会音乐总监,可否谈一谈您和北京这座城市的缘分?北京这座城市的文化氛围是否对您的创作有影响?
张宏光:创作上肯定会有一定的影响。北京作为“千年古都”,具有很强的包容性,这种包容性其中就有对文化的包容。北京是一座文化氛围非常浓厚的城市,作为一名音乐人,我在北京工作和生活,歌唱北京,用手中的乐谱和音符来描写它是理所应当的。
当年有一首歌叫《北京颂歌》,这首歌传达了一个很浓的概念,那就是北京是亿万人民向往的地方,这首歌的歌词写得特别好,把北京的定位就定好了,是文化的中心。作为我个人来说,尤其是从事文化行业,北京是最合适的地方。
我们经常说一座有文化的城市是有诗意和灵魂的,一座有韵味的城市是可以被聆听的。音乐在一个城市的文化发展建设中起着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某种意义上说,音乐承担着文化传承和文化解读的角色。
记者:北京作为中国的文化中心、未来世界的文化中心,北京市在推动文化建设方也出台了一些政策和意见。这其中,有一个《关于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的意见》(简称《意见》),意见中明确回答了新时期北京应当发展什么样的文创产业。您对这份《意见》怎么看?
张宏光:这个《意见》其中有两个主攻方向,一个是“数字创意”,一个是“内容版权”。从我自身来讲,我认为数字音乐市场这块是我比较关心和关注的点。规范数字音乐市场,对于创作人来说是一个福音。
说实话,培养一个优秀的创作人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投入很多资金。优秀的音乐创作,不是短期内就能看到成果的。此外,好的音乐人一定是要耐得住寂寞的。要做好保障优秀的音乐创作人的创作成果,规范和完善数字音乐市场秩序就显得特别重要。让优秀的创作人达到“收支平衡”,继而吸引更多的人愿意投入到音乐文化的创作中来。
当前,大家对于知识版权的意识在不断的提升,北京市也出台了一些政策来加强知识版权的保护。当然,可能还有一些不太完善的地方。但总体来说,知识版权保护是逐步在往好的方面发展,这一点很让大家欣慰。
记者:现在大家都在谈一个词,叫“守正创新”。您认为建设文化中心,如何更好地将文化传承和创新结合呢?
张宏光:我觉得“守正创新”这个提法是对的。我们既要坚守文化的根基和本源,也要不断创新。你永远在过去的路上不动,社会怎么发展?所以,要创新,我觉得很重要。如果我还是拿20年以前的理论去和现在新一代年轻人说,他们都不一定接受了,对吧?所以要接受新的东西,学习新的东西。
智能时代,我们可以有很多的方式来进行创作,这是一种创作上的创新,我们要接受这种创新。但是,同时更要坚守传统创作时代创作人心中的那份温度和感情,守住艺术创作过程中的文化底蕴。其实,这也是一种“初心”。大家现在都在说“初心”。作为音乐人,我的“初心”其实很简单,就是能够做出更多更好的更有温度的音乐作品,让更多的人听到这些作品。
记者:您从艺术创作的角度,谈谈如何用好文艺协会平台,促进文化的发展建设?结合您自身的工作,您觉得实现中国文化“走出去”还需要做哪些工作?
张宏光:我觉得一个专业的行业协会,对于本专业来说,一定要真正能起到指导和引导作用,要真正发挥作用,不能只挂名不发挥实际的有建设性的行动。
“文化走出去”不只是在国内不同地区间传播,更重要的一点是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想要“走出去”,需要做很多的工作。从我自身这个行业来说,就是一定要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打造出非常精准优秀的作品,精雕细刻打磨出精品这个是走出国门的前提。真正优秀的作品,一定经得起时间的推敲。把作品打磨好,技术上过关,这些是关键。另外,就是宣传推广好。从本行业来说,要想把优秀的作品传播出去,除了作品本身之外,一定要做好后续的宣传推广,这个也很重要。
记者: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您觉得当下中国音乐创作的环境和之前比有何不同?最大的改变是什么?
张宏光:应该说创作环境的变化还是很大的。最大的改变是大家创作心态的变化。快节奏的社会,创作人要沉下心来进行创作,不迎合市场这个是很重要的。能解决这个问题,我相信大家还是能创作出更多的更好的东西的,音乐创作绝对不能太急功近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