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话文化】
用战略眼光开启文化新篇章
——访原中国美术协会副主席、北京画院院长王明明
王明明,山东蓬莱县人。先后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北京画院一级美术师、北京画院院长、北京美术家协会主席、北京市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室副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先后求教于吴作人、李苦禅、蒋兆和、刘凌沧、卢沉、周思聪、姚有多等诸名家,打下坚实的绘画基础。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大型画展,曾在北京、新加坡、日本、香港、台湾、加拿大等地举办个人画展及讲学,出版多部个人画集。
尊重艺术历史规律是文化建设第一要务
谈起文化建设,经过四十余年的艺术沉淀的王明明,形成了很多自己独立的思考。在他眼里,任何艺术品种都有自己的特殊性和局限性,艺术需要互相借鉴吸收,但要尊重其自身规律和特点,保持艺术品种的多样化。尊重并按照艺术规律性进行文化建设,是文化建设中的第一要务。老舍的作品之所以可以留在历史上,是因为老舍写的是入心的东西,是一个时代的反映,艺术创作不能做形式大于内容的事。
一个艺术作品是否具有足够的价值,能否真正留在历史上成为文化经典,是文化建设者真正需要思考的东西。王明明一直秉承着历史的眼光去看待艺术作品。他曾经通过三年的努力,非常执着的将沈尧伊创作的926张连环画《地球的红飘带》收藏入北京画院。“这套连环画艺术表现极具价值,艺术价值又附加了革命题材的价值,是绝对的红色经典。我们提倡主旋律,必须要为国家把这些文化作品保存下来,这是我们的责任,我们不能偏废。”2016年,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北京画院将这部作品重新整理、展览、出版,让观众在欣赏经验艺术作品之余,感受着史诗性的历史事件,成为对长征最好的纪念。
自2005年起,王明明主导启动了二十世纪美术大家工程。经常去北京画院的观众,都知道“20世纪中国美术大家系列展”。除了启功、陈半丁、吴作人、李苦禅、李可染、周思聪、石鲁、董希文等耳熟能详的大家,还有很多人的名字,在今天很少被提及:李斛、胡佩衡、刘凌沧、古元……曾经有人质疑他为什么总做死人的展而不做当代的,王明明直接回应质疑,“谁死了,谁留在历史上了,我就给谁做。”历史是最好的价值衡量,人走了作品依然被人记得被人研究,说明是有历史价值的。他领导梳理了20世纪的艺术大家和艺术作品,十几年间坚持研究和总结出版,就是为了引起大家的反思和学习,同时也用历史规律和历史价值告诉现代的艺术家,什么是历史的标准,什么是有价值的文化艺术。
坚持守正创新是文化建设的核心要义
坚持守正创新,是文化建设的核心要义。王明明尊重艺术、尊重艺术历史规律,但却从不守旧自封。创新策划二十世纪美术大家系列展,是为了更好的研究历史、传承文化艺术,也是为了形成文化建设的示范效应。在他的努力下,二十世纪美术大家系列展,从最初的被质疑渐渐成为了北京文化建设的标杆,被全国各地效仿,成为各地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不同的经历、不同的角色,也不断提升着王明明的眼界。他不断接受和丰富艺术创作形式,在艺术创作和角色转变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思考,举办多场花鸟展、手卷展、书法展。
他在北京文化建设方面也不断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城市雕塑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任职文化局后,王明明发现北京并没有大型国际性雕塑展,便提出这一文化建设中需要补充的重要部分。“2002中国北京•国际城市雕塑艺术展”如期举办,成为当时中国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形式最多样、内容最丰富的城市雕塑艺术盛会。不仅展现了北京这座拥有3000年建城史,800年建都史的古都更增添现代艺术的气息,展现北京作为一个国际性大都市的风貌,促进与各国艺术家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了北京文化建设与世界接轨,促进了首都文化建设的国际化发展。“要尊重文化艺术的历史规律,通过深入的思考,用战略性的眼光不断填补文化建设中的空白。”
加强人才建设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
北京要建设全国文化中心,文化人才的培养必不可少,加强人才建设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一个文化领域或文化机构的领导者,不能把职务看作是一种荣耀,而应该认识到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是需要通过自己的作为和努力,实实在在做事,推动北京的文化建设与发展。
文化工作的管理者要有胸怀和眼界。多元化和包容性是北京的一大特色,全国优秀的文化人才都汇聚在此。胸怀和眼界,决定了不同的人才是否可以聚集到一起,共同为北京的文化建设做出贡献。其次,有了人才的聚集,管理就变得非常的重要。文化工作的领导者要做到“尊重”二字,尊重不同类型的人才和创作,才能给文化人才一个最佳的施展空间。再者,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除了吸纳和用好文化人才,同时也要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储蓄,培育下一代文化建设的顶梁柱,这样的良性发展才可以让文化建设保有活力和后劲。
“现在的文化建设过程中,有一种非常不好的现象存在,就是后人不买前人的账,都想另起炉灶。但是艺术是一个传承的过程,文化建设也要用战略的眼光制定长期的规划。”自2010年王明明任职北京画院院长,第一个月就战略性的制定了一套人才引进标准,这些标准至今沿用。王明明选人,坚持“不拘一格选人才”,他并不把学历作为唯一的标准,任何有能力的人,都有机会进入北京画院。人品是放在首位进行考量的,其次是作画水平与风格的考较。公平、公正的经过两道关卡,优中选优方可成功进入北京画院。人才制度的完善,为北京画院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讲好中国故事是文化建设的亮丽名片
北京厚重的人文历史需要时间的积淀,当代的文化建设和创造也将会成为未来艺术发展的宝贵资源。如何用好北京的文化名片,用艺术讲好中国故事,王明明进行了长期的思考与实践。
自2003年起,王明明策划的“北京风韵”系列每年举办一个主题展。“园林胜境”“故城寻梦”“名胜巡礼”“山水情韵”“古都新貌”,每个展览都从美术的角度深入的展现了北京地域风情,对北京地区的地理地貌、历史古迹、民俗民情、现代化建设、文化生活等方面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规划、选择和提炼。“我们组织全国的画家创作了上千张作品,最后留存了300件精品,公平、严格的评选更是极大的调动了艺术家的创作热情,给北京积淀了一批反映时代的优秀作品。”
为了更好的展现北京全国文化中心的魅力,自2010年起,王明明又带领北京画院主导策划了北京意象系列展览,每年与北京一个区合作,全面立体地宣传北京国际文化之都形象,实际推动了北京美术创作的繁荣与发展。这是继“北京风韵”以大北京名胜景观分类作为表现主题之后,相对集中地对一个地区进行全面和深入的挖掘、梳理和创作,是宣传和表现“绿色北京、科技北京、人文北京”国际大都市文化艺术形象的又一个重要的系列创作、展览、出版工程。
这些系列展,不仅给社会带来了审美享受、为国家收藏了一批精品,更启发了一种文化创造的自觉,极具文化价值和时代意义。一个城市或地区,以艺术的方式发现和表现自身周边的风情风貌,不仅对文化传承大有益处,更能推进其文化建设和发展。“北京风韵中国画展”更是走出国门,在国外掀起了北京文化热潮,成为北京市文化国际交流“走出去”的重要活动。
为了让中国文化和艺术走向世界舞台,王明明和他的团队做了非常多的尝试。2015年,他第一次带着齐白石的作品到匈牙利国家美术馆做展览。他发现,虽然很多外国人都对国画的了解并不对,但齐白石似乎是一种“特殊现象”。齐白石的作品,表现的题材多是我们身边的东西,并且用最简单的语言方式表现出来,世界各国的人对齐白石艺术的接受程度非常的高。向世界传递中国艺术,齐白石成为了一张非常响亮的中国文化名片。于是,北京画院在王明明领导下,充分发挥丰富的馆藏优势,开始了“齐白石藏品走向世界”之路。匈牙利、列支敦士登、日本……大师之作不止一次走出国门。
在王明明的眼里,在更广大范围内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责任,也是使命。“要通过像齐白石一样的名家、大家,用艺术去讲述中国人如何生活以及中国人的境界,用艺术讲好中国故事”。2019年,北京画院推出的《“风雅艺趣”中国人的生活•智慧•艺术》展览,就践行这样的思路策展,用艺术的角度讲中国故事,取得了国内外的一致好评。(沈晓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