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话文化】
坚守中华文化传统,敞开首都文化大门
——专访北京舞蹈学院党委书记巴图教授
记者:张珏
巴图,1965年10月出生于内蒙古,蒙古族,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舞蹈学院党委书记,原任中国戏曲学院院长。全国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会会长,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曾先后出版十余部著作,发表近近百篇学术文章。
记者:您的生活经历非常有趣,请您谈谈您与北京的缘分,以及跨文化的人生阅历对您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
巴图:非常高兴分享对于文化的认识,我理解文化是观察人的生命状态的窗口,是观察人生社会属性的一个角度。至今为止,我在生活、求学、成长、工作不同阶段,跨地区、跨领域的经历是在多元文化并存的背景之下的。
童年时代成长在内蒙古东部的科尔沁草原,在纯粹的蒙古族聚集的嘎查生活,全苏木都是蒙古族,讲着地道的蒙语,深受蒙古族文化的影响,少数民族文化熏陶近8年时间,给了我少时人生的启蒙,让我对草原始终乡愁难忘。
少年时代,我走出草原,来到呼和浩特市,接受了10年蒙汉交融式的文化教育,在蒙汉双语授课的教学体系中取长补短。学校主办的一个长跑活动至今印象深刻,主题是“从内蒙跑到天安门金水桥”,当时听说在学校跑步就能到北京,非常兴奋,记得一天最多跑了15圈,因为心中的天安门,可谓劲头十足。
之后,我又走出内蒙古来到13朝古都西安,在农耕文化的中心地带体会上千年中原文化的内涵,感受中国古近代历史发展的脉络,学习中国传统文明的发展文脉。
从西安来到首都北京,在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攻读博士,进入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史学习中,研究中共党史和共和国史,深刻认知革命文化的精髓和发展规律。博士毕业之后,我来到中央财经大学工作了12年,在财经领域内中深刻地体验着在中国近40年改革开放的文化变迁,感受中国社会文明最核心领域的深刻变革,透析改革开放中中国快速崛起的文化奥秘。
在我走进中国戏曲学院这一戏曲艺术最高学府后,更加深了对中国古典美学审美倾向、中国传统儒释道思想、反映中国社会变迁的艺术形态发展的理解,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今时代特殊价值的理解,加深了人在类命运共同体背景下对中华文化自信与自觉的理解。
最近,我履任新职,开启了未来学习研究兼有中西形态的中国舞蹈文化教育的工作阶段。
我曾是从草原跑到天安门的“少年”,哈哈。现在,我对北京更多的是感恩,在全国顶尖的两所艺术大学服务社会,唯有以敬畏之心,席不暇暖,加倍前行。
个人经历也是一种文化形态,一种与社会文化内在交融的文化存在和融通的形态,个人总是社会的必然组成部分,总会在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中得到成长,与社会发展必然伴随文化变迁一样。这体现了传承坚守与融会贯通的辩证法,带领中国正从容不迫地走向世界,有守正有创新。
记者:2017年8月,蔡奇书记在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指出:“首都文化是我们这座城市的魂,主要包括源远流长的古都文化、丰富厚重的红色文化、特色鲜明的京味文化和蓬勃兴起的创新文化这四个方面。您怎样理解首都文化?
巴图:提起首都文化,我就自然想起有个成语叫“首善之区”。此词源于《汉书•儒林传序》“故教化之行也,建首善,自京师始。”“首善之区”从词源解就是“最好的地方”。鲁迅先生曾在《华盖集•“公理”的把戏》中借用此词说“当章氏势焰熏天时,我也曾环顾这首善之区,寻求所谓‘公理’、‘道义’之类而不得”。反过来理解这个词,就是产生和传播“公理”、“道义”之类文化的地方。首都文化大概就是中国首善之区的首善文化吧。
从城市历史观察,北京文化中心是有深厚积淀的。仅从文化建筑而言,在中国过去的八个世纪里,几乎北京所有主要建筑都拥有着不可磨灭的民族和历史意义,故宫、天坛、颐和园、北海等等数不胜数的古迹也为这座城市添加了更绚烂的色彩。
从文化内涵来说,作为全中国的首都,北京文化具有鲜明的集萃性质,首都文化的精神内核应当能够集中体现华夏文明的底蕴,能够弘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也能够彰显祖国蓬勃发展的时代主题。因此,首都文化作为华夏文明、时代文明的微缩展示,应当是一个能够广纳博收地展现多样化的全国各地方文化特色又独具京味儿的文化形态,是一个能够站上世界舞台的、弘扬中国发展力量的文化体系。可以说,首都文化精神内核都应当具有标志性、持续性、传承性,应当具有能够在人类文明体系中深刻嵌入恢弘的、崇高的东方文化智慧的能量。
从首都与地方的关系来说,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作为全国文化中心,作为民族、国家的一种标识,它的所有发展都具有很强的引领作用,首都文化软实力应当具备引领、辐射全国各地方文化发展的力量,它的文化发展形态应当具有显明的标杆性。因此,首都文化相较于地方文化来讲,应当在集聚的基础上具有有高度、有水准的优质文化内涵,应当成为全国各地文化发展的楷模。
从文化建设的角度说,作为中华文化的展示地,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当代文化三种文化形态的聚集地,作为民族、国家的标识,首都文化是全国文化建设的高地所在,首都文化建设经验应成为全国各地方文化发展的样板和示范。
从履行国家文化使命这方面来讲,首都文化发展所履行的国家文化发展职能相比于地方来讲,是具有一定高度、水准的,首都文化所独具的标杆性、引领性是地方所不具备的。因为首都文化全方位承担着国家文化发展的重大职能,它的传播广度、发展深度、创新力度是站在全球文化传播体系的高度被审视的。
可以说,首都文化是与北京的城市发展历史相关联的文化,与首都发展定位相在关联的文化,与日益成为世界中心城市相联的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当代文化相关联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总而言之,是集中体现统一的中华优秀民族文化的样板形态。
记者:您认为北京应该如何全方位建设全国文化中心?
巴图:首先要进一步明晰文化中心的价值目标。既为中国首都文化,其文化中心内涵就应当是体现中华文化立场、展现中华文化标识、集聚中华文化形态、体现中华文化当代内涵,反映中华文化发展走向的,同时应当是全国中华文化观念的前导师、行动的示范、先进观念的引领。我认为最重要的标志应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在首都率先形成,表现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显著增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代表国家的首都文化软实力的根基更为坚实,以首都为代表的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
要凸显首都作为文化名城的鲜明烙印,要通过建设“思想高地”引领文化中心建设,催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成果成为全国表率,要在思想理论、文学艺术、新闻传播等各文化艺术领域推出更多代表国家形象、首都形象的优秀成果。当然,要有独到的与首都历史文化相关联城市性格养成成果,有市民文化观念的自觉性的培育,有引人注目的城市文化产品的水准和影响力。要形成首都优质文化群,如全国文化艺术组织的总部群、在全国起引领性的文艺院团和学校、呈现文化艺术代表作品的建筑群体、博物馆、公共图书馆等。
建设首都文化就要处理好守住传统,因应时代,打开大门三方面的辩证关系。我们要建设的是中国的文化中心,这一个中心应当能够充分体现中国文化特色,具有浓厚中国味儿,这就对文化建设提出了四个层面的要求,分别是:全国各地优秀文化集聚的要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及改革开放的当代文化的彰显的要求。因此,首都要服务国家文化发展战略,为在京中央文化单位和企业、全国在京文化展示、国家对外文化交流提供更好服务,要培育形成建设文化中心的合力,充分发挥在京中央和国家机关、央属文化企事业单位、首都高校的资源优势,推动形成央地共建全国文化中心的生动局面。
北京应当以文化力量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国首都,推动北京朝着世界文化名城、世界文脉标志的宏伟目标迈进。应更加积极主动地履行国家重大文化职能,服务国家开放大局,在国际文化交往中主动承办世界级、重量级的文化活动,用文化力量助推未来国家重大外交外事活动区、国际会议会展区、国际体育文化交流区、国际交通枢纽等九类国际化的场所建设,具有能够在世界文化流变中可持续地弘扬中国理念、华夏文明的能力。同时要
文化中心的概念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通过在全国文化体系中发挥作用才得以体现。从建设具有集萃性质的首都文化特色和发挥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辐射作用这两个维度来审视,在体系中体现对全国各地文化的凝聚荟萃、辐射带动、创新引领、展示交流和服务保障功能。从北京综合发展角度,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提出“四个中心”城市定位,即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要求努力把北京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北京文化中心必然与其他三个中心建设相联系相支撑,才是系统的中心。
从文化传承发展体系而言,当前,我们国家文化产品的创造能力不断提高,国民文化自信日渐增强,文化软实力的根基愈发坚实,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这是发展现状,重要的是保持可持续,这需要在首都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体系日趋完善,将北京建设成为独具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度的文化之都,还要努力在中华文化的研究阐发、教育普及、保护传承、创新发展和传播交流五种文化传承传播形态上成为全国的样板。
作为文化发展的源头是教育,北京艺术院校承担着培养高端艺术人才的任务,北京理应成为全国中心,成为艺术教育先进观念和高地,成为高端艺术人才培养的聚集区。建设全国文化艺术教育中心要注意在合作、分享中实现中心作用。中国戏曲学院开创的全国地方戏种本科人才培养的26个“黄埔一期”,就是在充分考量了地方剧种发展需要的基础上,以北京优质资源和丰富的京昆人才培养经验,实现了全国地方剧种高等人才培养的历史突破。我们北京舞蹈学院举办国际芭蕾舞大赛,搭建国际学子展示平台,亦是在交流中实现中华文化影响力的重要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