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话文化】
北京文化建设应关注“软文化”的保护传承
——访中国作家协会京味儿作家刘一达
作者:李莉
刘一达,笔名达城,北京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文联理事,北京作家协会理事,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会长,北京老舍研究会副会长,北京东城区文联副主席,北京西城作家协会主席。北京读书形象大使。在《北京晚报》当记者24年,曾荣获北京市优秀新闻工作者,首届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全国报刊之星称号。从1980年开始在报刊发表文章,迄今已经创作出版长篇小说,纪实文学,散文随笔等80多本书,几乎每本书都畅销,13部长篇小说有6部被改编成影视剧播出,创作影视,话剧剧本5部,作品多次获奖,在长达40多年写作中,作品已形成特有的京味儿风格,其京味儿小说语言在2017年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和教育部门推荐的百年百部北京题材的图书中,有刘一达三本书。
记者:作为著名的京味儿作家,您觉得北京给了您怎样的文化滋养?在您的创作中,您是如何挖掘北京文化资源的?
刘一达:我从小在西单辟才胡同长大,是地道的北京人,骨子里对北京文化有情感,发自内心地喜欢,所以才能热爱它、传承它。
我初中毕业后16岁参加工作,学徒时候的师傅都是地地道道的老北京,有天桥耍把式的,有做小买卖的,有当过国民党兵的,也有八大胡同的。我从小喜欢文学,当时接触这些人就觉得他们说的话太鲜活、太有趣了,于是我就留心整理他们的语言。师傅们聊天时候说的老北京土话,我都拿本记下来,有的词儿光有音没有字,我就用拼音注上。每个词的意思我都问清楚了写下来。“放鹰”指的什么?“缝穷”什么意思?什么叫“拉小袢儿”?几年下来我一共记了十多本北京土话。这些本子我至今还留着,那是上大学都学不到的知识。
我的家庭对我也有很大影响。我外祖父是北京有名的藏书家,当年家里收藏了很多线装古书,他的书有多少呢?文革的时候抄家,往外拉了三卡车,没拉走的书在院子里烧了一个星期。我从小跟着外祖父读书,认字特别多,十六七岁学徒的时候就给师傅当老师教文化课了。
后来,我在市委统战部工作了五年,接触了很多中央领导和文化名人,常到他们家里去采访,给报社写专访。因为有这样的基础,我到了北京晚报。我在晚报当了24年记者,走街串巷,积累了大量的生活素材。有的小说原型就是跟读者聊天的时候听到的他们的生活经历。比如《传世猫碗》,就是根据一个晚报读者的人生经历写的。从小文化熏陶加上深入接触老北京人,让我有了丰富的文化积累。
记者:您认为北京文化有什么样的特点?
刘一达: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作为首都,北京对全国有引领作用。
我觉得北京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文化的融合性。北京在历史上就是个多民族交融的地方。北京是六朝古都,而辽金元三朝都是少数民族政权,这促进了北京多民族文化的融合。历史的沉淀影响着今天的北京文化。北京的文化交融,特别体现在北京话上。现在说的北京土话里,十之二三都是少数民族语言。比如“大概齐”、“捅娄子”、“垫补垫补”、“猫腻”等等都是满语。
另外,北京文化层次丰富、博大精深。北京文化是由三部分组成的。首先北京是六朝古都,皇权意识很浓,皇家文化在北京文化中占有重要比例。北京老百姓有一种天子脚下的优越感。现在北京的文化遗产,很大一部分是皇家文化的遗存。其次是士大夫文化,以及大院文化,过去叫“大宅门”的文化。很多文化名人,比如钱学森、王世襄都是士大夫家庭培养出来的。以前老说南城都是平民百姓,其实南城有很多士大夫文化,比如菜市口附近的胡同,林则徐、纪晓岚都在那住。第三个部分才是提笼架鸟的胡同文化。今天一说北京文化,人们首先想起来的总是胡同里的市民文化,但那只是北京文化的一部分。
记者:基于北京文化的融合性以及博大精深的特点,您觉得北京的文化传承和保护应该注重哪些方面?
刘一达:首先,因为文化深,所以研究和保护的时候应该深挖,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我觉得了解北京文化要有挖“五锹土”的精神。什么叫“五锹土”?举例来说,北京的东单、西单,为什么叫东单、西单?因为当年这两个地方各有一个牌楼,是单牌楼,东单西单就是东单牌楼和西单牌楼的简称,你知道因为有牌楼才有地名,这是第一锹土;那么当年为什么要建这个牌楼?弄清楚这个问题这是第二锹土;牌楼上有匾额,匾上写的什么字?你知道东单写的是“就日”,西单写的是“瞻云”,这是第三锹土;字是谁写的?有什么含义?弄明白了这是第四锹土;俩牌楼什么时候拆的?这是第五锹土。就这么两个地名儿,就有这么多相关的知识,所以说北京的文化博大精深。
现在很多人谈北京文化的时候,只是肤浅地挖一锹土,也就是只知道东单西单跟牌楼有关。但咱们研究文化不能只停留在第一锹土上,起码应该挖第二第三锹土。也就是说要把跟牌楼相关的这些文化、掌故都弄清楚,保护、传承下来。
另外,从保护和抢救北京文化的角度来说,我们要做的工作还很多。北京文化分为看得见的“硬文化”和看不见的“软文化”。保护一个四合院、一个古建那是保护北京的“硬文化”。现在北京的古建、名人故居、老会馆都保护得不错。目前更需要保护的是很多看不见的“软文化”。跟硬文化相比,软文化保护起来更困难,古建之类的硬文化靠政府拨款就可以修整起来,但软文化看不见摸不着,要整理、保护会更费精力。非遗就属于软文化,现在非遗保护做得不错,但我觉得至少还有两类典型的软文化需要保护和传承,一是老北京的逸闻掌故,二是老北京的土话。
一个城市的历史除了正史还有稗官野史、历史故事、逸闻等等。北京作为六朝古都,有许多珍贵的历史记忆,如果不尽快保存下来,就要随着一代人消失了,老北京人的经历、逸闻掌故已经在需要抢救的边缘了。我觉得应该让老北京人发挥余热,多写一些关于北京记忆的文章或者回忆录,把老北京的样子留给后人。很多老年人也许已经不能自己写作了,但可以组织大学生或者中学生,到街道跟老年人聊天、做访谈,整理这些老北京的记忆。
老北京土话,随着社会发展也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了。我的京味儿小说语言2017年被列为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直到今天,这个“语言非遗”我连挂牌的地方都没有。我很想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共同切磋探讨保护北京土话,但北京目前没有专门的机构对老北京话进行挖掘整理。我非常希望政府能有一些具体的措施对北京土话进行抢救和传承。
记者:北京正在建设全国文化中心,您对北京的文化建设有哪些建议?
刘一达:近几年北京的剧场、文化演出设施发展很快,但随着城市进步,也需要一些新规划,让演出设施离老百姓更近一点。现在的剧场、影剧院主要在二环、三环,但大多数居民都搬出了老城区,进城看话剧看演出,交通成本很高。所以像方庄、天通苑这样的大社区,能不能建一些剧院,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