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话文化】
把优秀的艺术带到北京是我们的使命
——专访北京天桥剧场总经理刘精伟
作者:李红
刘精伟,中共党员,国家一级演出监督。天桥剧场总经理、北京中芭演出公司总经理、西城区“百名英才”、西城区政协委员。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中国国际芭蕾演出季秘书长兼运营总监。2001年至今始终潜心于剧场运营,在其作为天桥剧场和中芭演出公司总经理期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立足于本职岗位做好“培根铸魂”工作,让这座古老的剧场再放异彩,成为世界文化交流的平台,成为坚定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的舞台,成为普通百姓享受丰富多彩文化生活的艺术殿堂。
记者:刘总您好,请问您个人的成长和成就是否获得了北京这座古城的滋养?有哪些关联呢?
刘精伟:我的父母都是做航天工业相关工作的。小时候在延庆,10岁我家搬到了北京市丰台区。小时候我跟着老师学习过民族舞和芭蕾形体课,特别喜欢跳舞。80年代初能学舞蹈很不容易,这也从小奠定了我对艺术的热爱。
大学毕业后我在房地产集团工作,一直做到财务总监。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我到招聘会去招聘人员,天桥剧场的负责人也在招聘,聊天中他感觉我喜欢文化,力邀我加入。那是2000年,我在房地产公司收入较高,所以挺犹豫的。然后我到天桥剧场看了《图兰朵》这些经典剧目,我完全被震撼了。这不就是我从小向往的生活吗,我喜欢这种氛围,我毫不犹豫地辞去了房地产公司的高薪工作,来到天桥剧场。
这么多年我很快乐,干着自己喜欢的文化事业。这个职业对于女性来说很适合,不仅工作充实,人也会在艺术氛围熏陶下越变越美。如果不是在北京,有这么好的文化资源和环境,我可能也不会从小学习舞蹈奠定基础,后来也不会从事自己喜爱的文化事业。所以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好的艺术作品带到北京来,带给观众。
记者:和您刚入行相比,近年来,北京演出行业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刘精伟:我是做财务出身,喜欢用数据说话,从2000年我就开始记录天桥剧场的历年演出信息,包括演出时间、演出剧目,演出场次,上座率是多少。2008年成为副总经理后,我又记录了北京各大主要剧场的演出信息,数据统计是我的职业习惯,每3年我都会做一次归拢,至今已经积累了19年。当时就想看看北京整个演出行业的状况,别人采用的什么模式运作,上座率有多少。
这些大数据也能反映出居民生活的变化,琢磨这些规律特别有意思,比如原来是十一国庆节、五一劳动节的档期特别好,但是现在呢?十一假期演大戏肯定卖不动。因为北京都成空城了,大家生活水平提高,原来都在北京消费,现在变成到外地消费。有一年圣诞节期间,天桥剧场根据以往的数据规律安排四场中国版《胡桃夹子》,推出“圣诞芭蕾”的概念,同样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我觉得这些年的演出市场越来越细化。以前北京都是综合性剧场,在这个剧场里你可以演芭蕾、演歌剧,还可以演相声。这几年随着剧场越来越多,如果不进行细分的话,可能对未来的长远经营也不利。比如像我们剧场前面的天桥艺术中心,它主要是音乐剧剧场,我们主要做芭蕾、舞蹈,梅兰芳大剧院主要做京剧,国话剧场、首都剧场主要做话剧,国家大剧院主打的是歌剧。
这也是适应现在整个文化发展的大环境,现在演出的内容多,可选择的内容也多。在这个竞争机制下,你要能够把市场细化,抓住最适合你长远发展的门类,在同品类中做到尖端,这对剧场的品牌打造和形象塑造都比较有利。
记者:那么,天桥剧场在品牌特色打造上有什么经验,您对于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有何看法和建议?
刘精伟:我们梳理了天桥剧场的发展史,最大的感受就是文化见证历史。天桥剧场始建于1953年,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家大型综合剧场。在60多年的时光里,天桥剧场先后迎来了乌兰诺娃、帕瓦罗蒂、多明戈、小泽征尔、皮娜•鲍什等国外顶尖艺术家,留下了许多辉煌的演出记忆,也让公众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它已经不仅仅是剧场,而是艺术展示的场所,还是外交的平台,国际交流的平台,所有的艺术门类都在这里上演过,它就是一部微缩的中国史。
我感触最深的是,我们不是商人,是文化工作者,剧场搭建的是文化交流的平台,一定要把优秀的艺术带到剧场,用艺术家和艺术作品去滋养剧场,反哺北京的观众,让大家不出北京就能感受到世界艺术的魅力。在北京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这是我们的使命,不断满足观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滋养他们的身心。
这些年随着北京文化市场的发展,许多剧场、剧院成群,所以我建议,首先,剧场剧院一定要梳理自己的定位,调整经营方向,根据市场细分,向专业化发展。比如天桥剧场原来是综合性剧场,但面积不够大,硬件设施不足,有经营上的困难。但从建筑声学、舞台地板、台口设计以及观演效果等多方面来看,都决定了天桥剧场就是为舞蹈而生的,艺术家都非常喜欢,尤其是芭蕾舞演员在上面跳非常舒服。再加上天桥剧场和中央芭蕾舞团的渊源,这里是中芭的主剧场,所以我们把自身定位在“专业的舞蹈剧场”。
有了准确定位,如何提高品牌认知度,增加舞蹈观众的黏合度就是剧场要做到的。2013年恰逢天桥剧场60周年大庆,以演出代替庆典,和大家一起共享艺术,既支撑艺术定位又为剧场创下品牌特色,我们2012年开始筹办中国国际芭蕾演出季。刚开始国外名团和名家都普遍不相信、不认可,我们一次次遭受冷遇,邀约困难重重。除此之外,还有资金捉襟见肘、筹集难度大,运营团队普遍缺乏国际类演出季经验等问题。咬紧牙关坚持下来的结果是演出季声名远播,诸多名团名家认可了这个平台,也日渐觉得能参演中国国际芭蕾演出季是对他们艺术水准的认可。于我们而言,这是在培育艺术软实力,也是在锤炼文化自信。2013年、2015年和2017年天桥剧场成功举办了三届中国国际芭蕾演出季,为中国舞迷提供了更为多元的、高层次的国外经典剧目赏析机会。
其次,剧院有特色、演出有水准,但缺了懂欣赏、肯掏钱的观众也不行,剧院要担负起社会责任。为此,天桥剧场还在公益演出、艺术普及等观众培养方面下起了功夫。实际上,天桥剧场把社会效益看得比经济效益更重。在三届芭蕾演出季中,我们还开设有公益讲座,让大家了解芭蕾的历史、起源、哑语和芭蕾的经典剧目,普及芭蕾文化。
天桥剧场还将中芭知名普及品牌“走进芭蕾”请了进来,由专业演员为大家讲解和展示芭蕾,全年安排了15场。50、80元就可以看芭蕾,让“走进芭蕾”成了最受欢迎的演出。由此培养出众多铁杆粉丝,让社会效益一下就转变成了经济效益。
第三,这么些年我感触最深的是,人是一切的核心。北京要建设全国文化中心,就要留住和吸引人才,不论是优秀的艺术家、文化工作者、还是文化经营管理者,要在留住人才上下大功夫,出台人才优惠政策。天桥剧场的团队原本是做场地运营的,对国际项目并没有太多经验,特别在筹备首届芭蕾演出季时,从演出季取名申请,到自筹资金,再到邀请节目,一切都是从零开始。在这个过程中,极大地锻炼了我们的团队,带出了一批高素质的剧院经营管理人才。
记者:在中外交流中,哪场演出让您印象深刻?国际文化交流方面,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还有哪些方面需要努力?
刘精伟: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三届中国国际芭蕾演出季中一场《来自俄罗斯的爱》的表演,堪称世界顶级水准。
在这场《来自俄罗斯的爱》演出中,有10多位世界级的明星同时出现。莫斯科大剧院首席斯韦特兰娜•扎哈洛娃演绎的《天鹅之死》展现了芭蕾的极致之美,被业界称之为“绝对是教科书式的演出”。俄罗斯米哈伊洛夫斯基剧院首席伊万•瓦西里耶夫则展现了芭蕾的力量之美和技巧之美,他在演出季中领衔上演的大戏《巴黎的火焰》同样让人印象深刻。
芭蕾是舶来品,在中国仅有50多年的历史,而我们已经和国际水平相当。芭蕾民族化是我们的方向和目标,如何在创作中追求中国精神和中国气质,一直是我们所追求的,演出季期间,作为东道主,中央芭蕾舞团演出了《红色娘子军》《鹤魂》《过年》《黄河》《敦煌》等民族原创的精品力作。
《过年》根据俄罗斯芭蕾经典《胡桃夹子》改编,沿用了柴可夫斯基的音乐,讲述的却是发生在北京胡同里的故事。舞剧把原作中的圣诞场景变为中国农历新年,庙会、十二生肖、团圆饭、贴春联等场景被搬上舞台。和闭幕演出《过年》一样,整个演出季以中国味道贯穿。最令人瞩目的是,中央芭蕾舞团、香港芭蕾舞团、上海芭蕾舞团等10家中国芭蕾舞团首次聚首,上演一场《中国芭蕾力量》,国外的艺术团体和艺术家们都被深深震撼了。
正是在这样的高水平文化交流中,我们从文化自强走到了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从哪里来呢?就是要请进来,走出去,同别的民族文化经常交流比较学习,在比较中增强自己,在比较中做到更高更好,才能坚定我们的民族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