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话文化】
北京文化应该沿着北京传统的延长线发展
——访中国非遗研究第一人苑利
作者:李莉
苑利,民俗学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原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副会长,中方会长。中国农史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代表作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文化遗产报告—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理论与实践》、《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干部必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前沿话题》、《民俗学与遗产学视域下的乡土中国》、《中国非遗保护启示录》等。主编《走进桃花源一中国重要农业遗产地之旅》、《民族遗产》、《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丛书多部,是我国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研究起步最早、研究成果最多的实力派学者之一。
记者:作为一个民俗学家,您觉得传统文化在城市文化生活中的作用是怎么样的?
苑利:传统文化太重要了,它是一座城市的底色。拿北京来说,传统文化就是北京的京味儿。一个城市之所以有魅力,是因为它对人类有独特的贡献、独特的表达、独特的认知。
一个城市的发展不会像太阳一样光芒四射,往各个方向全面发展。而是会沿着自己传统的延长线向前发展。因为它已经有了几十年、上百年的发展经验、品牌、习俗,如果忽然给它一个不熟悉的东西,那是很难发展好的。所以一个城市想获得发展,首先要保护它的传统资源,然后在传统资源的基础上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创造新文化新技术。
故宫文创为什么做得好?因为故宫藏品多,六朝古都的精品都在故宫,素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所以说,传统文化是创新的根源。一个城市有没有后劲,关键看传统文化保护得好不好。
社会发展是进步的,但文化发展却不是简单的上升曲线,一些优秀文明的高峰不在当代而在古代。比如红木家具制作水平,现在肯定不如古代;再比如京剧,古代有400多出,现在不到100出;榫卯结构,历史上有200多种,现在传承人传承下来的只有20多种。
为什么要保护传统文化?我们的祖先用聪明才智把它们创造出来,如果我们把它丢了,太可惜了。遗产保护,是把国家的文脉保护下来。
记者:您如何理解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民俗文化应该如何创新?
苑利:传承和创新是不矛盾的,两者既对立又统一。传承是为创新提供资源和参考,创新是为传承提供新的展示方式。因为时代发展了,一些老的表现形式大家不喜欢了,可以做一些改进,让他们重新被认识、被接受。
比如北京菜,历史上北京菜也是很有名的,有谭家菜,满汉全席,北京烤肉,白水羊头等等。但现在川菜粤菜等外来菜系已经把北京菜覆盖掉了,外地游客进北京很难体验北京的饮食文化。像北京菜这样的传统文化就可以努力创新,例如满汉全席里的传统点心,能不能像云南鲜花饼一样做成礼品?
创新是为了更好地传承,但是我认为传承和创新要做好分工。非遗传承人的责任就是把老的东西保留下来。但经常有人说他们已经保护得不错了,传承人应该研究创新。结果该传承的没传承好,创新也做得四不像。所谓术业有专攻,传承人就应该安心做传承,创新的任务交给文创工作者去做。传承人传承的文化是源头之水,传承做好了,源头之水保护得好,以后你想做可乐,想做雪碧,想做红茶、绿茶都可以。但如果你让传承人去创新,相当于把源头之水做成了可乐,那以后你就什么都做不出来了。所以创新不能太急功近利。
记者:从民俗学角度看,北京文化遗产的特点是什么?
苑利:北京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品质、数量上都远远超过了我国其他城市。
北京的燕京八绝,精美绝伦,为什么?因为北京历史上是六朝古都,全国最优秀的匠人和最好的资源都集中在这,故宫的造办处出了多少好东西?这是北京的底蕴和底气。北京成为中国首善之区,与它丰厚的文化遗产积累密不可分。
与其他城市相比,北京文化南北融合的气质尤为难得。这与北京的皇城地位和运河文化关系密切。北京城从建造开始就离不开运河,建紫禁城的的建筑工人就是沿着运河从南京来的。随着运河北上的除了工匠还有南方文化。北京吃烤鸭的习俗就是从南京传来的,北京同仁堂是宁波人开的,京剧是徽班进京后产生的。我们曾经做过统计,东城区的非遗75%都跟南方文化有关。
北京是首善之区,有足够的魅力,把全国最好的东西吸引到北京来。所以北京文化遗产的传承,传承的是南北文化的精髓,意义尤其重大。
记者:您觉得北京民俗文化的保护,还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苑利:近十几年,北京市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投入很大,做了很多有效的工作,评选出了300多个非遗传承项目,和一大批非遗传承人。全国性的非遗大展基本都在北京开展,因为北京有凝聚力、向心力。
但问题也是存在的。我们的民俗文化随着城市发展,消失得非常快。任何一种民俗文化都需要生存空间。比如养鸽子的习俗,老北京常能看到的一幕景色就是夕阳西下,漫天晚霞,鸽群在空中盘旋,鸽哨声悠扬飘荡,老北京的感觉油然而生。但现在平房拆迁了,鸽子就没法养了,京味儿也越走越远。
北京想留下自己的文化底蕴,留住能向世界证明北京文化地位的物证,首先要保护好北京的传统文化,包括它们的生存空间,让北京有更多的烟火气、更多京味儿。这是政府在未来建设中要突出考虑的东西。保留传统文化在某些方面会跟法规产生一些冲突,这时候就要考虑得失,做出判断,是利大还是弊大。
例如元宵节灯会,多年不举办,这样的做法对于传承文化传统是不合适的。再比如老北京的烤鸭是要用果木烤的,这才有水果的香味,但因为烧果木会产生一些烟尘,不符合环保要求,现在全部改成用德国电烤炉,原本的果木风味就没了。有没有可能留下两三家老字号,仍然允许使用果木制作烤鸭,把传统的饮食文化传承下来,给大家留一些老北京的记忆?还有牙雕,因为动物保护,不能再雕了,但能不能只保护几个手艺很好的老师傅。每年只给他们少数定量的原料,只用自然死亡的动物的牙齿行不行?这些都需要政府在法规上给予一定的宽容,否则京味儿很难保留下来。
记者:关于首都文化内涵,即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和创新文化,您对哪个提法比较有感触?如何建设好它?
苑利:蔡奇书记这四个内涵提得非常好,概括得很全面。从北京历史研究看,这四个文化也是北京的特色。我在做京杭大运河进京段课题的时候,也概括出几个文化:一是皇城文化,就是故宫及其周边的文化;第二是市井文化,包括南锣鼓巷,保留四合院的这一片;第三是红色文化,就是小红楼为代表的革命文化,当年鲁迅、李大钊在这里工作;第四是外交文化,因为当时各国领事馆都在正义路一带,那是运河的流经地。
应该说真正能代表北京的不是皇城文化而是京味儿文化,皇上只有一个,百姓有几十万,皇家文化影响再大也大不过民俗。所以我觉得“京味儿文化”的提法非常好,北京应该努力打造京味儿文化,把京味儿找回来。
我对北京的文化建设有几个建议:我做运河研究,发现运河与北京文化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我希望政府能打通大运河最后几公里(东角门一一北河沿)实现水贯京城;
去年我们研究北京农业遗产,整理出50项,发现其中75%是水果类,因为皇上必须吃本地新鲜的水果,这就造成了北京农业遗产的水果化。桃子、梨、杏、枣都有,很多都是受过“皇封”的。能否把这些被皇上“点赞”过的水果重新发展起来?通过北京农业遗产开发,提升京果品牌价值,实现北京农业的升级转型;
文化传承需要让年轻一代了解传统,所以我希望重整北京非遗游学资源,同时建议北京中小学设立小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加强对学生传统优秀文化的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