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话文化】
建设全国文化中心要关切人民的幸福感
——访清华大学教授、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熊澄宇
作者:郑芋
熊澄宇,美国杨百翰大学博士,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主讲专家。清华大学责任教授,新闻与传播学院主要创建者,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家委委员,国家互联网发展与管理专家委委员,文化和旅游部规划专家委委员,中国传播学研究会会长,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专业方向为跨学科战略研究。
记者:熊教授,您到北京多少年了?与北京有着怎样的关联?
熊澄宇:我是1982年到的北京,和北京的关联说来话长。因为我主要从事文化领域的研究,我就谈谈我和北京文化领域的一些关联。2003年我给中共中央政治局讲解文化产业发展战略,2004年给北京市委中心组解读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此后又为海淀区、东城区、朝阳区等领导班子讲解过文化产业的相关问题。此外,我曾经主持编写了《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白皮书》,使北京成为全国第一个拥有文化产业白皮书的城市,我很荣幸参与了这一过程。
记者:您在文化领域有着丰富的实操经验,您参与过包括北京在内许多城市的规划,那么对于北京来说如何做好文化中心的建设,如何展现首都文化活力和魅力?
熊澄宇:首都的文化建设内涵丰富,范围宽广。从战略层面看首都文化建设,我认为应具备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这三个视角。
首先,系统论是指,任何一点都是系统的组成部分,牵一发而动全身。我们谈北京市的文化建设,要考虑它在国家整体格局中的坐标定位。把这个坐标想清楚,就需要一看时间轴,二看空间轴,三看发展的方向轴。在时间轴上,北京新版城市总规,其规划目标到2035年,远景展望到2050年,这至少包括了三个五年规划在里面。现在做的事情就在这个时间轴内。因此要发挥北京的独特优势,具有洞察力、前瞻性地,将整体目标与分段实施结合起来。在空间轴上,北京作为首都,对于全国具有对内聚集的效应,对于世界具有对外交流的作用。在发展方向轴上,北京的城市发展目标是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和谐”标识了人们精神层面的价值观,“宜居”标识了物质层面的人居环境体验,“都”标识了行为规范层面的位势引领。因此,“和谐宜居之都”充分体现了北京文化建设融合精神价值、物质符号、行为制度这三个层面的发展目标。
其次,信息论强调,决策的科学性源于信息的完整性。从这个角度看北京资源的梳理和整合,一方面要建立科学的、完整的、权威的大数据系统,另一方面要整合北京自身优势信息和资源。北京最大的优势资源是人才。北京的文化建设应立足这一优势,在小政府、大社会的治理体系中形成合理的资源统筹机制,充分促进资源转化及其效能发挥。
再次,控制论的核心是反馈调节、再反馈再调节,直至目标达成。这涉及到科学的指标体系建立。文化指标体系以前常用的两条标准是主旋律和GDP,主旋律意在社会效益,GDP意在经济效益。而从文化的属性看,文化的影响潜移默化、浸润人心,它与衣食住行直接相关,因此还应关注文化建设对普通百姓获得感、幸福感提升的效益,将其作为指标体系的第三维度。目标明确之后随之应建构一套科学的评估标准,以利于根据现实反馈进行政策调节。
记者:刚才您从战略的高度分析了北京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那么,在发展过程中中国应该有怎样的文化态度?
熊澄宇: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和亚洲文明对话大会重要讲话中强调的关键词,可以作为北京政策制定的指路明灯:一是多元,多种文化和文明共存;二是平等,既关注本地居民也服务外来人口;三是包容,展现大国首都胸怀;四是互鉴,注重与国内和国际交流互动。
记者:您对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怎么看?
熊澄宇:北京文化产业在全国具有引领和示范的作用。我参与过很多中央层面的战略规划,也组织过几个全国文化竞争力的评估项目。基于定性、定量和大数据的测量,从城市实力、文创实力和社会评价三方面共12项指标来看,北京的文化竞争力都位于全排头兵的位置。这一位置,首先是由北京的四个中心为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次,北京的引领作用,不仅体现在规模层面,更体现在范式层面:北京文化消费季、国家唯一文化产业实验区以及全国首个用中英文方式向全球发布的城市文化产业白皮书,这些都使北京在文化发展模式的创新上走在全国前沿。
文化经济,是首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是其核心部分。因为首都把大量不合适北京发展的产业已经转移出去。原来在北京首都规划里曾有作为经济中心的表述,随着北京总规的修编,“经济中心”已经拿掉。20年前确定北京发展规划战略时,就已经把文化产业作为北京的重点战略定位。这些年来,北京文化产业确实已经成为整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管是按照国际标准,还是按照北京的标准,北京文化产业都占到全市总产值的10%以上。
当然,很多人认为现在文化产业发展已经到达了一个瓶颈,但是实际上是面临一个巨大的机遇,机遇的背后就是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所以北京文化产业未来的发展空间,仍然值得我们期待,它应该是辉煌的。这些年来北京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比较多地强调主旋律,这是北京作为首都必须要做的事情。此外,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其中就涉及到民生,即老百姓对幸福感的追求。如果北京文化产业从幸福生活的角度致力于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那么就能释放其背后潜藏的巨大的创新空间与市场能量。
总之,现在我们要和全世界文明共同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这样一个巨大的时间和空间坐标系里,首都北京的文化产业依然会引领全国,它不仅对北京,而且将对全国乃至世界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力,我们期待着这一天。
记者:您对于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有何建议?
熊澄宇:建设全国文化中心,我们先要了解具体何为文化。我可以从三个维度来解释:第一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符号体系,包括文学、表演、建筑、艺术作品等;第二是精神的价值体系,比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宗教信仰;第三是制度体系,如教育制度、政治制度等。所以要打造文化中心就需要知道这个中心是什么?这个问题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之前提到的那一点:文化中心建设过去主要是从主旋律、GDP两个维度去评价,现在需要拓展到第三个维度,即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中央要求北京坚持和强化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这四个战略定位,而这四个定位最终是要把北京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这里的“和谐宜居”关切的就是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而这也应当成为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初心”与“使命”。
我目前担任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家委员会委员,具体负责数字创意产业领域。数字创意产业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这对北京文化发展是很大的机会。这是因为,首先,北京聚集了全国最多的人才、技术、资本,这些要素会进一步聚合为北京数字创意产业的发展优势。第二,北京具有丰富的创意设计资源,因此北京可以借助数字化、智能化的技术引领,积极促进创意设计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具体包括了运动休闲、特色农业、装备制造业等产业。
在城市建设方面,除了在“术”的层面,我们还需要在“道”的层面多花工夫,因为城市的顶层设计对城市的文化发展最为关键。例如,海淀区在北京市教育领先、科技示范,但它的文化“符号”究竟是什么并不明确,我在给海淀区做文化产业规划时设计了一些项目以解决这一问题。例如,海淀区可以在圆明园到颐和园之间做一条明清文化街。因为北京作为古都,除了承载了以清文化为代表的满文化,还应该呈现以明文化为代表的汉文化。再如,海淀还可以在中央民族学院周边打造以多民族为主要特色的文化商业区,以此丰富首都的文化维度。此外,清华附近五道口被称为“宇宙中心”,这里有北京语言大学,来自全世界各国的学生汇集在此,海淀可以把这里打造为国际时尚文化街区。这样,传统的、民族的、国际的文化形态会整体地把海淀的文化形象确立起来。进而,我将海淀区的文化“符号”提炼为如下四句话:“淀大如海、海纳百川、川流不息、息息相生”,这四句话就从整体视野涵盖了海淀区文化产业的形态、业态与生态,并揭示了三者之间的内在关联与互动逻辑。
总之,每个城市、每个区域都应该立足于在地资源,打造具有原创性、差异性、唯一性的文化形态。就此北京需要积极探索,并在这一方面继续发挥全国引领示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