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话文化】
京味文化是老北京的魂儿
——访《北京日报》原副刊部主任李培禹
作者:李红
李培禹,作家、诗人,1954年10月31日出生于北京。李培禹是《北京日报》高级编辑,曾任《新闻与写作》杂志主编、《北京日报》副刊部主任。现为北京市杂文学会秘书长、北京市东城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传记文学学会理事。他曾五度获得“中国新闻奖”,首届全国“孙犁报纸副刊编辑奖”、第八届“冰心散文奖”获得者,出版有《总有一条小河在心中流淌》、《走进焦裕禄世界》、《笔底波澜》等书作。
记者:李主任您好,北京和您有怎样的渊源呢?它有没有突出的滋养您的方面?它给您的启示是什么呢?
李培禹:我从小在北京市东城区赵堂子胡同长大,影响我最大的就是胡同文化。那个时候,虽然物质条件远不及现在优越,但是胡同文化滋养了我。胡同里看似是一个个大杂院,但其实它有一个宽厚的心,博纳百川。一个家庭有困难,大家一起去承担;一个家庭有病人,大家一起送到医院轮流值班;一个家庭有喜事,大家一起来分享。这种包容、厚德的北京文化极具吸引力。
我最初的文学启蒙也是在胡同里。在胡同口老牛家的小人书铺流连忘返、上师范的姐姐给我买了金波的诗集、从小学老师那儿借了好多名著如饥似渴地阅读……我还开始拿起笔写诗。而住在赵堂子胡同15号的著名诗人臧克家仅亲笔给我改诗,还热情地推荐给了当时北京仅有的一家少年文艺刊物。
高中毕业到京郊顺义插队、1978年考上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1982年被分配到北京日报,一干就是30年……我没离开过北京,我在这里长大,成长。我曾说过我工作的北京日报是一座“不沉的湖”,北京更是,我庆幸在这样的“湖”里劳作过、失误过、贡献过。至今,我还感受着她的温度。
记者:您是老北京人,对北京肯定有着与生俱来的感情,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您有哪些看法和建议?
李培禹:我从小生活的赵堂子胡同早被拆除了,现在开车路过那里,还总是要看上两眼。从前的邻居建了微信群,大家重新相聚时,我还写了一篇《老街坊》,被《人民日报》刊登后,多家媒体转载,成为朗诵名篇,后来被剧作家杨建业改编成了四幕话剧。这说明胡同没了,大家心底里的情谊还在。这是一种魂,不能丢。
我去过世界上一些国家,看到国外都特别尊重自己的本土文化,注重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我觉得,我们也应该多思考,如何把北京的传统文化恢复、保护、传承好,与现代文化发展的理念相结合,使其变得更有魅力和韵味。
以前遍布京城的四合院如今成了珍惜物。京城胡同据统计还剩400余条,而解放初年近万条。有的大街上,一栋挨一拣的写字楼、高档公寓,老北京的影子一丝也不复存在。当然,这几年政府做了许多努力致力于恢复老城风貌,但有些东西破坏后不可能再修复了。
从民俗演变、文化传承与一个城市历史记忆的角度出发,类似胡同和四合院,无疑已成为老北京的一种象征,一个符号,一群人记忆中难以磨灭的一页乃至一种精神家园。
京味文化就是老北京的魂儿。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人们的旅游文化需求也在不断提升,人们渴望了解深度的北京,了解皇家文化、古都文化、京味文化与创新文化交相辉映所形成北京文化的底蕴与光芒。腾退、修缮、保护只是第一步,要想让这些文物建筑和院落后期发挥作用,还得让它们“活起来”。文物腾退后,不是当摆设,让文物脱离生活,可以建小型博物馆、社区公共文化场所,让外地游体验老北京文化。
多少年过去了,我还惦记着赵堂子胡同15号诗人臧克家的故居,如果胡同没拆,这也是一处极好的名人故居。名人故居作为一种独特的历史和文化遗存,往往具有无可替代的人文价值和历史意义。名人故居是“京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名人故居的保护与修缮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及对北京人文精神、气质的尊重与承续,而这需要长期的涵养。
所以,北京文化的实质或重要内核之一是“京味文化”。“京味文化”凝炼了北京文化独特属性,最能彰显北京历史时代特色、未来北京发展中的活力和创造力。传承与发扬京味文化,首先保护要先行。一定要强化文化传承和保护意识,不要简单强调文化创新,在思想观念上,不仅是执政者,还有社会各界应该把文化保护放在更优先地位上。
其次,文艺创作在技法和手段上要有些创新,在价值观上还要回到本民族一以贯之的基本价值,比如善良,仁爱,孝悌等。也就是说,创新是手段,要在保持京味文化产品传统魅力的同时,提升其创新度,增加契合新时代发展、新时代人们审美需求的元素。要为京味文化提供更多的制作、传承与展示场所。政府要利用各种文化机构来宣传、推广、普及京味文化,允许和鼓励民间机构和资本进入。
再者,京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要借助新时代的文化发展契机。京味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要与古都文化、红色文化和创新文化叠加、层垒在一起,平台互用。比如,深入挖掘首都北京的红色文化底蕴。挖掘与开发红色文化,比如推动以天安门广场为中心、长安街东西沿长线辐射周边的纪念场馆等本体保护,深度挖掘隐于城区街巷胡同的革命旧址与名人故居资源开发利用,通过有展览、有实物、有故事的立体传播方式,让红色革命基因、爱国主义教育、重大纪念活动与首都时代风貌融合共生。
记者:您从记者迈入作家行列,在我们的文艺创作上,如何更好地服务北京文化中心建设呢?
李培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无论是文化自觉与自信的建立还是民族精神的塑造,都与文学艺术不无关系。
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推动首都文艺繁荣发展,首先,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更多反映国人审美需求、体现中华文化精神、讴歌伟大社会实践的优秀作品,推出一批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艺术震撼力强的精品力作,以充沛的激情、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刻画,讲述好一脉相承的京韵故事、传递好生生不息的中国声音,实现从“高原”到“高峰”的突破,形成全国文艺创作的晴雨表。这就需要当今文化工作者担起使命,利用现有条件打造出更多精品力作,让文气从作品中自然生发。北京既是古都,又是首都,作为‘红色之都’、‘京味之都’,文化创作更要把主题放在重大题材和京味特色两个方面。当然,这需要政策、措施和资金的鼓励和扶持。
其次,不论文艺创作还是文化传承,核心都是人。繁荣文艺创作,推动文艺创新,必须有大批德艺双馨的文艺名家。要把文艺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造就一批有影响的各领域文艺领军人物,建设一支宏大的人才队伍。在文化的建设中,文化传承很重要,包括民间的一些文艺、戏曲、说书等等形式,都在传承着我们传统的、积极的价值观。而传承最终靠的还是人。传承传统文化,必须加大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力度,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和结构。
最后,汇聚文气,文学上就要百花齐放,缺少知音、缺少敢言的诤友,恐怕是所有文化人都不愿看到的。在相互碰撞中,思维的火花迸发,文气氤氲而成,而杂文就是文学百花园里不可或缺的一枝奇葩。北京市杂文学会挂靠在北京日报,我退休后担任北京杂文学会秘书长,担负着振兴北京杂文学会的任务,耗费了很多心血,团结中央机关、部队和地方的杂文作家,和全国各地杂文学会交流联系,组织杂文作家进校园、到各地采风等活动,今年年底还要在北京召开全国杂文家会议,振兴杂文创作。文艺百花园里少了杂文这朵小花,就不能叫百花齐放。杂文学会就是要聚拢当代名家,培育青年人才,聚焦创作源头,力推精品佳作,为北京文化中心建设,为文化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