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话文化】
把北京建设为生态中国的样本
——访东南大学特聘首席教授方李莉
郑芋 王玉蓉
方李莉:现任东南大学特聘首席教授、艺术人类学与社会学研究所所长,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曾担任过一届北京市朝阳区的区人大代表,二届市人大代表,直到去年才卸任。
笔者采访前先与方李莉教授沟通了采访主题,方教授得知主题是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该如何建设时,难掩激动之情,原来在她担任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委员会委员期间,曾经参与过北京建设文化中心这方面的讨论。方李莉跟北京的缘分很深。“我来北京是命中注定的!”方教授以此总结她与北京的不了情。
记者:方老师,北京哪方面吸引了您,让您来到北京?
方李莉:我主要被北京的文化氛围吸引了。
我成长在社会相对闭塞的年代,那时人们提起自己村落外的世界,普遍存在陌生和惧怕情绪。儿时的我在景德镇本地孩子的眼里显得有些另类。我是一个移民式的人物,镇子里的小孩都用土话喊我‘洋婆子’。他们觉得我从外面的世界来,讲与当地不一样的语言,言行举止有些太洋气。
阅读让我向往外面的世界。首都特有的沙龙最让我向往。我向往沙龙里聚集有见识的人在一起谈天说地。我从那时起就下定决心要来北京生活。现在,我成为一名学者。
到北京去这个决心激励着我,我发奋读书。小时候,我的母亲支我去打酱油,我每次都不由得拐到书摊上看书,每发觉耽误了时间,只得在回家的路上狂奔,试图用狂奔把时间节省出来。我爸爸早年的一篇日记里回忆我年少读书的样子:“(莉儿)边做饭菜边看书,与时间赛跑。”
记者:您来北京后,北京的文化氛围给您留下哪些印象?
方李莉:拓展了视野是最深刻的印象。举个例子来说,我的父亲在北大承泽园(当年北大提供的博士后宿舍)记录下自己在北京的见闻,他说:“到处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一饱眼福。”
来到北京后,拜入费孝通先生门下是我人生的重要转折点。费先生教给我用历史的维度认识文化,所以我眼中的北京的物质遗存不再是一件件死物件,它们更是中华民族活的文化基因。这是到北京后最大的收获。
记者:您是人类学家,您眼中的北京的生活是怎样的?
方李莉:自从2003年我当选为朝阳区人大代表以后,每周都有参加代表开放日,通过倾听居民们具体而微的生活,我开始真正的了解了北京。我那时常常被群众们围绕,要为大家解决生活难题。比如惠新西街的“奶奶团”说街道公交车站设定的不合理、小区单元楼的路灯坏了需要修、资深北漂们苦恼摇不到车牌号、孩子上学遇到了难题……群众的生活难题是那么的具体,那时我忙的不得了,还得拜托学生来当我的助手,但我心里是充实而快乐的。我认为群众们反映的事情看起来是生活小事,但它解决的好不好却关乎人心的温度,关乎大家对北京的认同感。
建设首都不能离开基层群众!我个人就很感激群众,因为我的很多艺术人类学理论都是在参与群众生活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一个文明的国家必须要听老百姓的声音,关注老百姓的生活。
就我当人大代表时得来经验来看,北京地区是十分重视群众生活的。因为我收集和反映给相关单位的问题不长时间就会得到反馈,办理得非常认真。北京是人们认识中国、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它是文明生活的一面旗帜。如果北京做的好,全国都会效仿。所以北京应该持续的发挥模范作用,把政府的正能量传递给全国各地。
记者:北京要建设全国文化中心,您有哪些观察和建议吗?
方李莉:我从学者的眼光来看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我认为一方面要更为深入的挖掘北京的人文历史。比如说北京的城市建筑,它哪里只是故宫和长城?哪里只是建筑呢?这一间间宫殿、一道道红墙、一条条胡同,都承载着不同历史和不同阶层的生活样态,记录了不同时空、不同民族、不同阶层的文化交流。另一方面就是要深刻解读北京在新时代中发展出的文化上的新动向,从而以全局性的眼光来筹划建设北京。比如说如何统筹城乡发展的关系,如何平衡好人们的经济收入和精神需求的关系。比如说如何找寻绿色无污染的经济增长点等。
首都正在抓紧建成文化中心的时代背景是城乡功能正在发生深刻转变,我们要认识到首都、城市和城郊、乡村这一组概念间的联系。因为城市是乡村的成熟形态,而乡村是城市的前景之一。
从北京未来的功能来说,它应该侧重增进人们的新鲜体验。北京城的未来功能主要是让人们增加前沿文化的体验的,人们居住和生活的部分很可能会转移到乡村。北京有优越的条件去容纳展现最新的科技、艺术和文化。引导人们重视精神追求,重视生活的品质,关注时尚和艺术,关注自己的感受和体验,由追求富强转向追求美丽和美好的方向发展。从这一蓬勃现状来说,我认为首都应该保持文化层面的开放,好让前沿的优秀的文化涌入北京,用新的文化激活中国传统文化,用文化魅力去吸引世界各国人民,让人们一提起首都就有向往之情、崇敬之情。
然而,人们生活在首都不等同于能从这里能获得归属感,乡愁是中国人始终绕不开的情结。所以我提出了艺术建设乡村的观点。乡村建设旨在修复人们的故土家园和精神家园,修复中国的文化与伦理体系。让生活在首都的人还能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保证人心灵层面的安全。
记者:您能为我们具体勾勒一下您对现代生活的构想吗?
方李莉:二十年多年来,我考察了首都的艺术家聚集地,像798艺术区和宋庄等地,还考察了中国西部的偏远地区和我的家乡景德镇。我根据大量田野调查得来的事实、数据与经验提出生态中国的思想。生态中国理论是一个有机的社会系统。它包括国与国之间的合作,包括中国未来的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增长点,包括城乡间的协同发展,包括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关系。和谐、安定、美好是生态中国理论的着眼点。
从生态中国理论来谈首都的建设问题,首都它是前沿的、开放的、富有包容性的现代国际大都市。而乡村建设,是智能、生态、艺术三位一体的现代乡村概念。随着工业4.0和网络时代带来的大变局,无论是北京这样的国际城市还是乡村家园,未来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向一定是智能、绿色与可持续发展的。我认为哪一个国家能率先提出这样一套崭的符合时代趋势的崭新价值观,并能率先践行出这样一条崭新的道路,哪个国家就能走在世界的前列。
通过回溯人类的历史我们能发现,在人类社会由农业文明向工业革命时期,中国是后知后觉者,是被动转型者,所以落后了。今天发达的中国能不能率先进入智能化的生态文明的国家呢?十八大以来,习主席和党中央提出的生态文明、复兴中国传统文化、振兴乡村等号召的促进下,中国正朝这个方向稳步迈进。
记者:您以自己的力量为国家做了很多事情,您对未来的北京的建设有哪些建议呢?
方李莉:我根据生态中国理论为起点提出三个较为具体的建议吧,这也是我身边的学者朋友和群众们反映较多的几个方面。这三个建议都以自然美为价值取向。我仍要强调的是,北京是全国的样板和旗帜,我希望北京能作为生态中国城乡发展的样板。
第一,重视植被的环保性问题,尤其是注意培植更适合首都本地土壤生长的植物,这样可以节约水土资源,节省资金。
第二,首都是一座历史之城和文化之城。我们应该保护和利用好北京的人文资源,也就是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它们是北京未来文化发展的基础。
第三,城市的管理需要弹性,和谐美好的社会需要更为包容的文化和更为人性化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