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为农历新年后的首个重要传统节日,元宵节自古便是一个“浪漫”的节日,也是一个“追寻”的节日。
“灯火夜深回昼日,管弦声动起春风。”火树银花亮彻夜空,丝竹管弦吹动春风,宋人戴复古一言,便将元宵之夜的“浪漫”与“追寻”凝结在其中。
我国农历称一月为“元月”、称夜为“宵”(或“夕”),而新年的第一场月圆,即在这元月之宵——元宵(元夕)日上演。
刚刚跨过年节,喜庆热闹的余音还会不时地在我们的耳边响起,香浓或甜蜜的余味还萦绕在我们的齿间,又逢着一年里的头回月圆,为辛劳的人们献上新一年美满吉祥的祝福。自然与人世的运转,为这个特别的夜晚抹上了浪漫的底色。
一元初始,大地回春。元宵时节,寒冻消退,杨柳抽新,生命萌动。勤劳的中华儿女,自两汉时起就在此夜点火燃灯,敬祀鬼神,祈求降福、护佑农耕。明晃晃地跳动着的火焰,在中华农耕文化中是光明、希望和温暖的象征,承载着生命蓬勃的寄托和美好生活的憧憬。
燃起火把,点亮灯光,在“东风夜放花千树”下,“风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这何其浪漫、欢腾的场景,在唐代更加盛行,宋、明时期已成为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吃元宵、赏龙灯、观舞狮、划旱船、踩高跷、扭秧歌、打太平鼓……千百年传承积淀的节俗,至今生生不息。
2008年6月,元宵节及其19项相关民俗,共同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在浪漫、欢腾之余,辛弃疾同时写道:“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在这个月圆夜里,人们既迎春来,也寻春去。
词人以蛾儿笑语指代怀中希冀,苦寻千百回,终于在灯火阑珊处浮现。从古至今的人们,在佳节灯火和鱼龙共舞的环抱中,怀揣着对新一年风调雨顺、物阜人丰、安宁康泰的朴实期待,开启追寻春天、追寻幸福美好生活的新一年辛勤奋斗。当下,面临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华儿女,又何尝不是与先人一样,身在元宵的圆月下,去追寻终将到来的美丽春光。
“走百病”也是元宵传统节俗之一。和着明月与春风结伴游走、逢桥必过,人们认为以此可以祛除灾祸、祈福延年。让我们携起手来,连起心来,共同抗击疫情。今日我们更紧密地同心抗疫,是为了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够更舒畅地携手走出室外、走向春天!(孔繁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