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元宵佳节来临,各地纷纷举办盛大灯会,用璀璨夺目的花灯点亮吉庆喜乐的上元之夜。殊不知,灯笼除了有照明、观赏之用,还能作为造型别致的元素用于服饰设计中。这种精巧繁复的灯笼纹样,不仅与宋朝的一次宫廷风波有关,更在明清时期掀起过广受欢迎的“时尚潮流”。
石青缂丝八团庆寿灯笼纹棉褂
故宫博物院藏
“无人更进灯笼锦,红粉宫中忆佞臣。”这是宋朝内臣在文彦博被贬谪后所作的调侃。据《邵氏闻见录》《碧云騢》《续资治通鉴长编》等多部史料记载,“灯笼锦”是文彦博在成都任上,为讨好得宠的张贵妃而创织的新奇花色,据梅尧臣记述,该图案为“金线灯笼载莲花中”,正应灯节之景。张贵妃凭借奇锦在上元节“燦然惊上目”,出尽了风头,也为文彦博日后平步青云、官至宰相创造了机会。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文彦博后因此事被指责结交宫闱,获罪遭贬,灯笼锦向内廷的进献也随之停止。
宋代灯笼锦复原示意图
陈彦姝、张慧婷制图
其实,以灯景为题材的主题装饰纹样早在隋唐时期就已逐渐显现,它的起源和演变与传统的元宵观灯习俗密切相关。唐代诗人李商隐曾在《正月十五夜闻京有灯恨不得观》中写道:“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辇隘通衢。”生动记述了元宵灯会的繁华景象。 到了南宋,元宵节成了极为盛大的全民活动,上至帝王、嫔妃、文武官员,下至庶民,参与活动的有“数千百队”之多,“连亘十余里”。因此在宋元时期,灯笼纹也日趋流行。
清 绿色缂丝八团灯笼补吉服袍
波士顿美术馆藏
明清时期,上元时节的花灯文化进一步发展,明永乐七年,官廷下诏“元宵节自十一日始,赐节假十日”,是历代最长的灯节。清朝延续了前人上元观灯的习俗,灯节期间“正月十日至十六日结灯者各持所有货于东安门外,名曰灯市……十四日夜试灯、十五正灯、十六日罢灯”“其聚如萤散如星”盛况不衰。此时元宵花灯的种类形式呈现出丰富的变化,灯笼纹也随之延展出腊梅花朵形、荷塘莲花形、银锭元宝形、如意形、八角形等多种造型,在服装、鞋帽、荷包彩帨等各种纺织品中得到广泛应用,成为当之无愧的“时下流行款”。
石青色缎穿米珠灯笼纹如意帽
故宫博物院藏
《明宫史》记载:“十五日曰上元,亦曰元宵,内臣宫眷皆穿灯景补子蟒衣……”可见穿着带有灯笼纹样的应景服饰迎接元宵佳节,在当时的宫廷已成习俗。
明 刺绣龙纹灯景圆补
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藏
收藏于北京艺术博物馆的金地缂丝葫芦灯笼仕女纹袍料,生动还原了明代晚期极为流行的服装纹样——“葫芦灯笼”纹。“葫芦”谐音“福禄”,被明宫廷视为春节应景纹样,加上我国素有“不出元宵还是年”的说法,因此把葫芦与花灯组合在一起,穿在身上讨个“好彩头”,也在当时受到青睐。
明 金地缂丝葫芦灯笼仕女纹袍料(局部)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
“图必有意,意必吉祥”,这种运用纹样组合表达吉祥寓意的“设计理念”,在明清时期已然进入成熟阶段。灯笼纹常与谷穗、蜜蜂、龙凤等诸多元素组合在一起,表达美好寓意。其中典型的当属“庆丰年锦”,在主体装饰灯笼旁,配上谷穗等农作物以及穿梭飞舞的蜜蜂图案,“灯”谐音“登”,“蜂”谐音“丰”,巧妙表达“五谷丰登”的期盼。
经过千百年的演变与发展,灯笼纹已经成为兼具形式美感与文化意蕴的视觉符号。时至今日,尽管这种传统服饰纹样已经不再是时尚潮流,但如此繁复华丽、精巧细密的艺术珍宝,依旧值得守护与传承。(李宜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