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西藏和平解放70年)西藏藏语电影译制:民族文化交融的一束光
中新社拉萨8月8日电 题:西藏藏语电影译制:民族文化交融的一束光
中新社记者 赵朗
1947年出生的色曲卓玛如今已经退休,这位74岁的老人曾是西藏第一代电影配音演员,与同辈一道开启了西藏藏语电影译制时代。
图为7月19日,西藏自治区电影公共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相互配合在录音室为电影配音。 中新社记者 赵朗 摄
色曲卓玛出身拉萨贫苦家庭,西藏和平解放后才有了读书机会。但因要照顾家里,1965年初中毕业后便参加工作,被分到西藏自治区电影公司(今西藏自治区电影公共服务中心)刚成立的译制组,成为一名配音演员。
“刚成立时只有4个人,导演、配音、机务、翻译等,大家一人身兼多职。”色曲卓玛忆述,“那时录音棚房间简陋,录音时经常把周围的杂音录进去,像鸟叫声。”尽管如此,在娱乐文化匮乏的年代,带着粗糙感的电影仍受大家喜欢。即便刮风下雨,人们也要步行或是骑着牛马去看露天电影。
图为7月20日,色曲卓玛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 中新社记者 赵朗摄
1965年,西藏译制了第一部藏语电影《丰收之后》,色曲卓玛参与了剧中多个角色的配音。但在众多配音角色中,她最喜欢电影《英雄儿女》中的王芳。“配音时入戏太深,迟迟走不出来。”
近40年的演艺生涯,出戏入戏间,色曲卓玛完成了第一代配音演员的使命。
普布扎西是西藏自治区电影公共服务中心译制科导演,22岁的他从色曲卓玛这一代人肩上接过重任,从配音演员一路成长。“自小看着藏语译制电影长大,印象最深的是《地道战》《地雷战》《405谋杀案》。”
那时,配音演员大多半路出家。普布扎西说:“除了跟前辈学习,私底下用磁带录音练习变音是最实在的办法。”
普布扎西认为,电影塑造经典人物形象,而配音是电影人物的另一种魅力表达。上世纪90年代,他配音印度电影《勇夺芳心》的男主人公,至今仍被大家津津乐道。
那时,西藏译制过不少外国经典电影,这些在农牧民眼中的小众电影打开了他们了解世界的新窗口。不过,大多数农牧民更偏爱乡村题材电影,认为更贴近生活。
从胶片电影到数字电影,这位西藏第二代配音演员经历了西藏电影译制发展的大转变,“首先配音技术更便捷,以前需要多人同时录音,现在可以实现单轨录音。”
图为7月19日,西藏自治区电影公共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相互配合在录音室为电影配音。 中新社记者 赵朗 摄
如今,西藏电影译制团队不断壮大,部门职能健全,从最初的4人发展到36人。
若说配音演员是传递译制电影的灵魂使者,那么翻译便是灵魂内核。朗康次仁1999年参加工作,是西藏译制电影发展中第一代专业翻译。记者第一次见到他时,他的办公桌上放着《汉藏对照词典》(2014)、《藏汉大辞典》(1998)。
朗康次仁坦言,翻译工作最难的是无可参照,像医药、军事等领域的专有名词,只能尽可能还原本意。所以过去翻译也有不成熟的地方。如今,互联网科技的发展为电影译制提供了便利,藏汉翻译软件成了有力辅助。此外,网络语言迭代快速,朗康次仁的词库时时更新。他说:“女儿在本地电视台从事翻译工作,新兴的网络用语翻译也会跟她交流探讨,了解网络词本质意思后翻译成藏语。”
过去,藏语译制电影是西藏基层农牧民对娱乐文化生活的迫切渴求。在三位看来,新时代下藏语译制电影,不仅是个体化娱乐生活的需要,更益于树立丰富的个人价值观、国家观、世界观。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同时,高原民众也享受着山海之外的国际文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