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文博探秘21——河北张家口邓槽沟梁遗址】
在内蒙古高原和华北平原之间的过渡地带,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坐落于清水河谷东侧,这是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的邓槽沟梁遗址。
2015年以来,随着考古人员对遗址进行持续的考古发掘,这项工作取得重要收获——距今8000年至4000年四个阶段、面貌各异的文化遗存,尽数展现在人们面前。
谈到张家口地区的重要性,专家分析,其在南北文化交流、东西文化交流上,具备“三岔口”的意义。张家口地区是重要的文化区域,而且很可能代表一个新的考古学文化区,在距今8000年到7000年阶段可能有重要的文化特色。距今6000年前后,当东西文化在长城沿线以北地区发生碰撞,正处于这个区域的张家口,往后文化也受到重大影响。
遗址位置
遗址内发现半地穴式房屋
邓槽沟梁遗址位于崇礼区大水沟村北,面积为40万平方米,遗址中部被冲沟一分为二。2015年至今,由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北师范大学、张家口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对遗址进行调查、勘探和发掘。发掘区主要位于遗址南部台地,分A、B、C、D四区,累计发掘面积约2000平方米。
“邓槽沟梁遗址发现距今8000至4000年四个阶段的文化遗存。”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王刚说。
其中,第一阶段距今8000年左右,发现半地穴式房屋1座,出土筒形罐、有肩石锄、磨棒、石球等遗物。其中,素面大口筒形罐属于一种新的文化系统,结合近年坝上地区四台遗址发掘情况来看,此类遗存应是一种新的考古学文化,而方形石板灶和石锄等遗物与兴隆洼文化存在某些共性。
填土内出土遗物
瓮城内部踩踏路面上发现的玉纺轮
第二阶段距今6500年左右,发现半地穴式房屋、袋状窖穴等,出土红顶钵、素面罐、纺轮等遗物,文化面貌与后岗一期文化接近。
第三阶段距今5100年左右,发现半地穴式房屋1座,出土钵、彩陶、刻划陶器等遗物,文化性质与河套地区仰韶文化晚期遗存极为相似。
第四阶段距今4200至4000年左右,遗址内普遍发现该阶段遗存。发现龙山晚期城址1座,出土篮纹罐、绳纹罐、双鋬鬲、斝、双鋬瓮、豆、玉环、石斧、骨器等遗物百余件,文化面貌与龙山时期河套地区的同类遗存十分接近。
为研究古代筑城技术提供重要史料
在发现的四个阶段遗存中,主体为1座龙山晚期的石城遗址,年代距今约4200年至4000年。不难发现,城墙依地势而建,保存墙体宽窄不一,残存高度0.5-2.5米不等,城墙外侧多见倒塌石块,东墙与北墙保存较好。
王刚表示,目前解剖工作正在进行,从已掌握的情况来看,墙体宽约13米,由三部分组成,墙芯为土石结构,不见明显版块,墙芯西侧由三层夯土板块加固,东侧由一层夯土板块加固,外侧似有石砌墙。
解剖城墙
另外,经调查,目前保存较好的瓮城有两个,分别位于东城墙北部与南部,瓮城平面形状均呈半圆形,面积分别为2000和1500平方米。城内发现夯土建筑基址1座、房址20座、窑址1座,出土陶器、玉器等各类器物百余件。
据了解,中国古代城池一般会有种特殊的设计,在主城门外修建瓮城,是古代军事防御体系智慧的一种体现。顾名思义,瓮城是一种半圆形或方形的护门小城,形同瓮状,又称为月城、曲池,属于中国古代城市城墙的一部分。
2020至2021年,考古人员对南部瓮城进行发掘。发掘显示,瓮城结构由外部斜坡路面、墙体通道、瓮城内部道路构成。其中,外侧斜坡路面破坏严重,保存较差,踩踏面仅剩30厘米;瓮城通道共5条,由6条墙基分隔而成,中部通道宽约9米,其两侧有对称的2米和3米通道各一条。
瓮城通道
“瓮城基础全部由夯土板块筑成,保存高度约6米。”王刚说,其外围用2-4平方米的小夯土版块加固,小夯土版块外侧再用石块包砌,外侧砌石多呈倒塌状态,破坏严重。
勘探结果显示,如果对入城路线进行复原,人们可以这样入城:由东侧斜坡入通道,过通道后进入瓮城,向南行再西拐便可入城。
“该城址是龙山时期北方石城遗存分布的最东缘区域,为研究北方地区石城的分布,筑城技术提供了重要资料。”王刚说。
北部、南部瓮城平面形状均呈半圆形
专家认为,邓槽沟梁遗址处于我国北方游牧文化和中原农耕文化的过渡地带,是东部环渤海文化和西部内陆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特殊的山地河谷地形,使其成为史前时期不同考古学文化遗存交汇之地。”王刚表示,邓槽沟梁遗址发现距今8000年-4000年四个阶段面貌各异的文化遗存,对于探索“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化”的形成提供了有力佐证。(记者 黎梦竹 李政葳)
更多信息欢迎扫码关注光明网“文博深1°”融媒体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