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讲述人:王杰,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在中国历史上,能将个人与一个节日、一个民俗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恐怕也就只有屈原了。屈原是中国第一位伟大的诗人,是被公认的中国诗歌之父,是中国的诗魂、国魂、民族魂。1953年,屈原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会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位诗人,拥有自己这样隆重的节日;更没有任何一位诗人,历经2000多年还能受到全国百姓如此隆重的祭奠。也正因如此,端午节这一延续了几千年的传统节日,包含了极为深刻的中国文明原理与智慧。
在我国的传统民俗中,人们普遍将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这天作为纪念屈原的日子,并以此来表达对诗人屈原的爱戴和怀念之情。千百年来,屈原文化和屈原精神滋养了一代代华夏儿女和一批批仁人志士,创造出辉煌的历史和文化。而今天我们就要从历史的财富中寻找源头,共同来了解屈原精神的时代内涵。
屈原的美政思想
从当时的历史背景来看,“战国七雄”的时代即将结束,慢慢走向国家统一,在这个大环境下,最能引起争议的便是,谁最有资格掌握这个领导权?当时,七国当中,比较强势的是秦国和楚国,屈原作为楚国的左徒大臣,早年深受楚怀王的信任,有着一套治国理政的方略,也就是他一直提倡的美政思想。
提到屈原的美政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仁政治国。屈原在总结历史兴衰存亡的经验基础上,提出了“善”与“义”的治国理念。《离骚》中说道:“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夫孰非义而可用兮,孰非善而可服。”意思是说,回想过去,展望未来,成败得失,体察民生之计,应该是一条非常重要的治国之道,有哪个不仁不义的国君,能够长久的坐享天下呢?“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政治上选拔贤能者担任官吏,遵循法令的准则不能有偏差。“奉先功以照下兮,明法度之嫌疑。国富强而法立兮,属贞臣而日竢”,说的是,把先代的业绩昭示众人,使法令准则严密无疑可存。国家富强而纲纪严密,政在贤者而天下太平。概括地说,就是在内政上主张举贤任能,彰明法度。而这里提到的“义”、“善”均是美政的意义所现。
二是重视民本。《尚书》中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本思想是三代以来,先贤们治国理政的共识。屈原也接受了这一先进思想,并将其作为自己美政思想的重要内容。屈原的“美政”理想主要表现在作品《离骚》中,《离骚》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共三百七十七句,两千四百七十六个字,诗大致分为上下两大部分,上半部分屈原自述自己的身世、遭遇,倾诉自己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表达了要求革新政治的愿望,以及坚持理想、虽遭逢灾厄也绝不向邪恶势力妥协的意志。下半部分通过对神游天界、追求实现理想和失败后想要以身殉国的陈述,反映出诗人热爱国家和人民的真挚的思想感情。
比如,他在《离骚》中说:“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这些都体现了“民”在他心中的地位。“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政治上选拔贤能者担任官吏,遵循法令的准则不能有偏差。“奉先功以照下兮,明法度之嫌疑。国富强而法立兮,属贞臣而日竢”,这句话说的是,把先代的业绩昭示众人,使法令准则严密无疑可存;国家富强而纲纪严密,政在贤者而天下太平。概括地说,就是在内政上主张举贤任能,彰明法度。
屈原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是先进的,在世界史上也是先进的,但他强烈地把治国安邦之心系附在楚王身上,有悖于现实,最终被扼杀在摇篮里。
屈原的节操情怀
屈原的美政思想是屈原精神的一部分,但美政思想只是屈原在朝堂时的治国理念,而屈原的节操精神则是他一生思想的升华与凝结。更重要的是,屈原在流放时期,经过艰苦的磨难之后,对天下世事及自我认知有了更加深刻的洞察与反思,这也使他的精神世界走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说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君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为楚国左徒重臣。他力图变法图强,推行其美政,使楚国得以强大。当时秦想吞灭各诸侯,兼并天下。屈原为了楚国,东使于齐,目的在于与齐国结盟。秦国担心楚、齐结盟,对自己不利,于是就派遣张仪出使楚国,贿赂楚国上层那些奸吏,污蔑陷害屈原。为了国家的命运,屈原至死不渝,坚定专一,绝不低头屈服。
屈原早年写过一篇著名的《橘颂》,是一首咏物抒情诗。屈原用拟人的手法,塑造了橘树的美好形象,而诗中橘树的形象就是屈原用以激励自己坚守节操的榜样。其中的名句,如:“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橘树的形象正是屈原的自我写照和自我激励,这是屈原精神的生发。
屈原精神,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屈原在他的一系列作品中,尖锐地抨击了昏庸王室的黑暗和腐败,表达了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忠贞,表达了自己政治理想不能实现的忧愁苦闷,更表达了“宁赴湘流,葬于江鱼腹中”的清白节操。这种精神与《离骚》中“虽体解吾犹未变”的精神是一致的。
而《渔父》中体现的就是屈原高尚的节操情怀。渔父是一位避世隐身、钓鱼江滨的隐士,他劝屈原与世俗同流,不必独醒高举,而诗人则强调“宁赴湘流,葬于江鱼腹中”,也要保持自己清白的节操,通过问答的形式,表现了屈原与渔父两种对立的人生态度和截然不同的思想性格。其中“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的思想对后世有着极大的影响。
屈原的爱国精神
屈原精神的核心与根本就是“爱国精神”。屈原在《九歌》中的一首《国殇》,就是颂悼当时为国捐躯战士高尚志节、歌颂他们英雄气概和爱国精神的挽歌。屈原精神的实质是心忧家国、矢志不渝、情牵百姓、勇于探索、不畏邪恶。在《离骚》和《九章》中,有大量的诗句能使我们感受到他对祖国的深切情感,虽然历经磨难,但他对祖国的忠诚不变,对人民深切热爱的赤诚之心不变。“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在《离骚》所云:“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以此表达他坚持高洁的品质,为追求国家富强的初衷梦想,不怕千难万险、纵死不悔的忠贞情怀。这些诗句,充分表达了屈原对祖国和人民的深爱之情。
但屈原的爱国和忧国忧民,不单单是停留在一般信念和文字上,而是与他“九死不悔”的献身精神结合在一起。他的作品和他的生平,构成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传统精神,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根之所系、基石所在。爱国主义作为一个国家的国魂,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力量的源泉。正是这种家国情怀,让中华民族一次次历经磨难而重生,不断续写新的辉煌,往往在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被士人追瞻。
在中华民族古老的历史长河中,孕育出了无数优秀的精神文明,它们融合而成了我国伟大的民族精神,为推动和弘扬中华民族伟大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而屈原精神便是其中的一员。他向世人展现出来的崇高的爱国主义思想、远大的政治抱负以及忘我的斗争精神,都值得更多的人去弘扬和传承。如今,屈原与“楚辞”“端午节”已经融为一体,现在“楚辞”和“端午节”在海内外也都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此时应该借助这份影响力,来大力宣传屈原精神,让世界人民共享这份宝贵精神财富。
制作:李方舟 张悦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