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来,聆听这些守护者的故事
首页 > 文化频道> 视觉大观 > 正文
[责编:李宜蒙]

来,聆听这些守护者的故事

来源:人民日报2022-06-11 09:51

24小时热图
  • 习近平同巴西总统卢拉举行会谈

  • 习近平同巴西总统卢拉共同签署联合声明

  • 习近平同巴西总统卢拉共见记者

  • 温故丨凡益之道,与时偕行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推荐阅读
11月12日至13日,浏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市家居建材产业链链长唐安石带队,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市家居建材产业链副链长张葵红,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市家居建材产业链副链长谢波等同志参加,赴广东省佛山市开展家居建材产业链招商考察活动。
2024-11-15 17:20
2024年11月12日,江苏省苏州市荷塘月色湿地公园内向日葵竞相绽放,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乐享秋日美景
2024-11-13 15:29
2024年11月12日,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双江镇的烂阳村,山林色彩斑斓,红叶似火,黄叶如金,松柏常青,宛如大自然的调色盘
2024-11-13 15:28
南泥湾是中国军垦、农垦事业的发祥地,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业精神的发源地。
2024-10-27 17:37
延安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在采矿井约40家,年开采量约5000万吨,但煤质坚硬、自动化程度低等难题严重制约着煤炭产业的发展。
2024-10-27 17:18
近日,在陕西延安举行的“弘扬延安精神,奋进伟大时代” 网上主题宣传系列访谈中,洛川青怡庄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肖小杰介绍,他们企业的苹果按个卖,一个可以卖到10元。
2024-10-25 18:49
堆积起来的生菌木材冒着热气儿,菌种生产厂房里机器轰鸣,滑子菇大棚里农民忙着收“金疙瘩”。
2024-10-25 18:43
你以为的农村是雨天泥泞,还是道路整洁?爬高上低,还是风景无限?高家原则将山体沟道治理作为城市有机更新和创建文明典范城市抓手,让山体沟道,环境大改善。
2024-10-24 18:11
近日,在陕西延安举行的“弘扬延安精神,奋进伟大时代” 网上主题宣传系列访谈中,延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数字经济专业负责人王珊珊介绍,从卖苹果到卖服务,这是数字技术非常好的一个创新,和产业结合的非常有深度。通过消费者与大自然以及果树的亲密视觉接触,可以提升他们的体验感,增加对苹果这种产品的客户粘性和客户忠诚度。
2024-10-24 18:08
当陕北说书遇到延安美食,碰撞出延安独特的人文魅力。
2024-10-24 18:06
激昂的旋律回荡在空气中,豪迈的歌声飞扬于天地间。壮丽的情怀澎湃在心田里,不朽的精神传承于岁月中……
2024-10-24 17:59
小孩哥小孩姐把安塞腰鼓课间操跳得超燃!
2024-10-24 17:59
青山环绕、绿水蜿蜒,这是吴起南沟村给记者们留下的第一印象。谁能想到,这个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的小村庄,曾经风沙肆虐、植被稀疏。经过二十多年艰辛努力,光秃秃的黄土高坡绿意盎然。
2024-10-24 17:50
在宝塔区河庄坪镇政府的扶持下,延安菌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用“企业+合作社+农民”模式,带动400余人家门口就业,人均增收2000元。食用菌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为农民带来稳定收入,更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点赞延安菌舰,为农民增收,为乡村添彩!
2024-10-24 17:48
10月23日,“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媒体团来到了延安新材料产业园,亲身体验石墨烯发热背心,感受科技的温暖拥抱。
2024-10-24 11:18
近期,延安市薛张小流域水土保持项目碳汇交易成功!这不仅是一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更为延安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2024-10-24 11:16
10月22日,“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媒体团来到了位于延安市安塞区南沟村的苹果基地,在这里记者们亲身体验苹果采摘,倾听果农的心声。同时,记者团还开展了一场特别的直播带货活动,助力果农销售苹果。此次活动不仅展现了果农的辛勤付出,也让更多人了解到延安苹果的魅力,为乡村振兴贡献了一份力量。
2024-10-24 11:07
10月23日,“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逐梦之路”媒体采访团走进延安宜川县,追寻“悬崖造林队”的故事。
2024-10-24 10:27
陕北说书最近火爆出圈,董宇辉在直播中表示向往陕北文化,想成为一个陕北说书人。这一段陕北说书,带你行走在延安的绿水青山间。
2024-10-24 10:21
近日,在陕西延安举行的“弘扬延安精神,奋进伟大时代” 网上主题宣传系列访谈中,延安数据(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高延宏介绍,延安的地域特点适宜建立算力中心,要把平台搭建好,把更多的企业引到延安,建立归属在延安的算力中心,更好的服务延安、服务陕西。
2024-10-24 10:18
加载更多

  “择一事、终一生。希望大家把研究保护工作当作终身事业和无悔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对基层文物保护和研究队伍建设寄予厚望。今天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本版邀请4名文化遗产领域的工作者,回顾他们在保护和研究现场的动人瞬间,展现我国文化遗产事业取得的显著成就。

  ——编 者

  探索文物背后的奥秘

  敦煌研究院院长 苏伯民

  今年,我到敦煌已经30年了。常有人问我:30年的相处,敦煌有哪些最打动你的时刻?你对敦煌怀着什么样的感情?我很少去琢磨这些感性的问题。回想起来,组成30年光阴的似乎就是一个接一个的保护项目。在别人看来,大概不够浪漫,但我对文化遗产事业的理解和坚持,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加深的。

  如今,科技在文物保护和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与文化遗产事业的结缘,就是以科研为桥梁。我是学化学专业的,毕业后进入甘肃省地矿局中心实验室做岩矿分析。一次偶然的机会,同事向我介绍敦煌研究院,告诉我那里有国际合作项目。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中国西北,这种机会还比较少,就这样,怀着对科研的憧憬,我踏入敦煌。

  初到敦煌,我就被泼了一盆“凉水”。当时,敦煌研究院的仪器设备条件比较落后。我的任务是做敦煌壁画颜料变色相关研究。颜料分析需要X射线衍射仪,但院里的衍射仪性能不足,很难正常开展工作。我还能做啥?该从什么方向着手?带着这样的迷茫,在院领导的支持下,我决定“回炉再造”,攻读文物保护方向的硕士和博士。

  壁画为什么会产生起甲、空鼓等病害?它跟环境、材料的关系是什么?就像医生对待患者,要先弄明白病理,才能找到最好的治病方法。我渐渐感到这里头值得研究的东西太多了,对工作也越来越感兴趣。尤其是莫高窟第85窟修复项目,让我获益良多。以前,洞窟和壁画保护工作都是零零星星的,很多问题的解决依赖于老专家们的经验,并未弄清背后的机制原理。经过第85窟的修复,对于保护一个洞窟,要经过哪些步骤、采用怎样的研究方法,我们终于有了完整、全面的思路。从此,敦煌文物保护开始逐渐走向系统化、科学化。

  30年来,无论是保护理念、管理水平,还是科技应用、文化传播,敦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是一代代敦煌人接续奋斗的成果。每次想到自己也是接力中的一环,都会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现在,我们的团队已有300多人。利用多光谱分析等技术,已经能够实现对壁画的无接触研究和预防性保护。260多个洞窟已完成数字化,在对外展览、网络传播上发挥了很大作用。敦煌壁画内容极其丰富,如何对其中的信息进行进一步整理、提取,再分门别类地展示给大家,我们的数字化团队也正在努力。除了自身的工作,团队还经常受邀为其他省份甚至国外的项目提供支持。

  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我仍在探索文物背后的奥秘。敦煌壁画的矿物颜料和植物染料,包含着怎样的色彩变化规律?潮湿环境下的墓葬壁画保护,与敦煌的经验存在哪些差异?作为敦煌研究院院长,我也在致力于让更多人了解敦煌、爱上敦煌。希望美丽的敦煌能够绽放出更加璀璨恒久的魅力。

  脚踩独竹翩然行

  独竹漂技艺传承人 杨 柳

  脚踩一根竹竿,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翩然独行……我7岁与独竹漂结缘,在我心里,独竹漂一直有着这样的浪漫色彩,接触越多,喜爱越深。

  独竹漂,又叫独木漂,发源于赤水河流域,是黔北地区的传统技艺,岸边群众依靠它便捷往来。当年红军四渡赤水时,就曾以独竹为舟。随着年代更迭,独竹漂不再担负交通功能,成为颇受欢迎的民间体育运动。每年端午节,家乡人都会举行独竹漂比赛,与赛龙舟齐名。

  独竹漂的竹子有统一规格,脚下竹竿长约9米,直径15厘米,手上竹竿长约5米,直径3厘米。练习的关键是通过不断变换站立姿态,与水流对抗,达到平衡。这需要反复摸索,找到与自己身形和步伐相匹配的角度。在江面上表演看起来很美,但夏天烈日晒到中暑,冬天河水冰冷刺骨,还常会被毒虫、蜜蜂、蚊子叮咬。大风、波浪、漩涡等都可能导致失误,无数次掉进水里,又爬回竹竿上。但我依然坚持了下来,到今天,已经练习了18年。

  有人不理解,问我为什么要学独竹漂,又苦又累,长期泡在水里还伤身体。可如果没人愿意吃苦,技艺就会失传。我的奶奶是独竹漂爱好者,受她影响,我从小就与独竹漂“相识”,我觉得这是一种缘分,再苦再累都不怕。

  学习的过程中,我也在尝试创新。因为小时候学过舞蹈,我就试着在独竹漂上融入“一字马”和抬后腿等动作。我还努力了解独竹漂的起源,想象先民们的生活状态,专门去学习民族舞、芭蕾舞、现代舞,了解汉服文化和戏曲文化……在独竹漂中融入舞蹈和国风元素后,我不仅赢得岸边观众的热烈掌声,表演视频也在网上获得无数点赞,甚至传播到国外。有网友调侃,武侠小说里的绝技,在现实生活中上演了。

  能获得这么多关注和认可,我何其有幸!据我了解,非遗传承人老龄化问题突出,在已公布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名单中,第五批代表性传承人平均年龄达到63岁,40岁以下的不足1%。好在,身边有许多年轻人愿意加入这一行列。现在,我有了新目标,不仅要继续创新独竹漂演绎形式,还要把它教给更多人,将独竹划出国门,向世界展示我们的传统文化。

  编钟之音远古来

  湖北省博物馆编钟乐团副团长 马业平

  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我们乐团专门排了一台《长江之韵编钟音乐会》,首次在湖北省博物馆新馆表演。没想到观众那么热情,几乎一票难求。我欣喜地看到,随着编钟音乐的发展和推广,编钟这一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真正“活”起来了。

  1978年5月末,在埋藏2400多年后,曾侯乙编钟重现人间。为了检测它的乐音,在现场专家的指导下,几位音乐爱好者试奏了《东方红》《国际歌》等一组乐曲。8月1日下午,曾侯乙编钟的首场“现代音乐会”在出土地附近举行。

  1984年9月,历时4年复制的全套编钟“形似声似”,通过国家鉴定委员会的验收。湖北省博物馆在湖北艺术学院(今武汉音乐学院)的协助下成立了编钟演奏组。当年国庆节,演奏组应邀赴京演出。1987年,湖北省博物馆设立专门的编钟演奏厅,平均每天演奏三四场,供参观者欣赏。

  我毕业于武汉音乐学院,学的是民族乐器,曾侯乙编钟的出土和演奏给了我极大的震撼。自从博物馆里有了舞台,我便日夜钻研,掌握了编钟演奏技巧,这让我有幸成为一些重要活动的参与者。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庆典现场,曾侯乙编钟登台。音乐家谭盾在武汉选出6名编钟演奏者,我是其中之一。在那历史性的一刻,听见编钟庄重、雄浑的乐声与大提琴、钢琴、合唱完美融合在一起,那种震撼,我毕生难忘。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颁奖仪式采用的音乐《金声玉振》中,我负责制作石磬等石制乐器与编钟和鸣,还参与了音乐的录制。

  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我们的编钟演奏多次走出国门,登上许多著名音乐厅的舞台,几乎每次亮相都会引起轰动。全世界有6亿多人次聆听过这来自远古的乐音。

  作为文物的编钟来自尘封的历史,但作为乐器的编钟只有不断推陈出新,才能走向未来。曾侯乙编钟出土后,一些音乐家为它创作了一批古风乐曲,我们也曾演奏过《梁祝》等传统民乐。但编钟所能表现的,远不止于此。近年来,以《诗经》《楚辞》为来源,我们创作了《关雎》《九歌》《天问》等曲子。我们还和现代音乐家合作,进行了许多新尝试。2018年,编钟演奏的游戏乐曲《风一样的勇士》获得很高的网络点击量。2022年湖北省博物馆元旦音乐会上,编钟与钢琴合奏《我的祖国》,受到好评。

  古老而又年轻的编钟,将在乐声中传承,获得永恒的生命。

  在考古绘图上用心用功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绘图师 罗泽云

  你知道给三星堆近4米高的青铜神树这样的“大家伙”绘张图,得有多费事?在神树四周搭起脚手架,工作台上爬上爬下,用了近一年才画完。两米多高的青铜大立人也是难啃的骨头。青铜大立人衣纹繁复精美,得拿着放大镜从头到脚反复观察。这一画,又是半年多。

  我是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绘图师,这些年来,绘制过的文物标本超过了5万件。1986年,三星堆一、二号祭祀坑被发现,为了搞研究,急需出版一本权威的考古发掘报告。我本来主要从事野外发掘工作,当时“赶鸭子上架”,第一次接触到考古绘图。从1992年到1997年,我全身心扎进这项工作,从最简单的青铜头像学起,最初一个星期只能画一个,后来进步到一天可以画几个。

  三角板、直尺、圆规、各种型号的画笔……这些都是30多年来和我日日相伴的伙伴。落笔之前,要对器物进行长时间的细致观察,最好将所有细节完全印在脑子里。然后对文物的长宽高等数据进行精确测量,用铅笔按比例画底图,再蒙上一层硫酸纸,画一遍墨线图。不光要准确,还要追求美观。线条的虚实、粗细,阴影的疏密、浓淡,都能影响一幅作品的质量。为了避免呆板,线条必须有完美的弧度和准确的透视关系。不同文物有不同的处理手法。比如,陶俑面部表情丰富,重在生动;青铜器纹饰复杂,重在细致;石器则需表现出其独有的打磨痕迹……

  或许有人会问:现在科技发达,有高清摄影、三维扫描等各种先进的记录手段,考古绘图还有存在的必要吗?可别小看考古绘图。它的作用是照片替代不了的。刻痕细微、锈蚀等因素,让文物纹饰模糊不清,简明的线条能把文物纤细如发、不易观察到的信息提取出来,一目了然。正是由于这种直观和精确,考古绘图一度被称为文物的“标准照”。一本优秀的考古报告由文字、照片和绘图三部分组成,缺一不可。

  考古绘图看上去很枯燥,常常在案前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去年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举办的“妙笔生花——考古绘图展”展出了我的好几幅作品,这是国内首次举办这一主题的展览,“冷门”的考古绘图也由此走进大众视野。希望更多年轻人因此了解、喜欢上这项工作,将考古绘图更好地传承下去。

  本版文章由本报记者周飞亚、苏滨、田豆豆、宋豪新采访整理

  版式设计:田兴洲、陈晓劲、李艳(人民日报媒体技术公司)

  《 人民日报 》( 2022年06月11日 0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