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讲述人:王杰,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
中秋寄托了多少人的思乡之情,月也是古今外诗人常颂之物。澄澈的月夜,让人沉思静虑。人们在中秋佳节之际,在拜月、融情赏月的同时,也诞生了很多名篇佳作。
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写道,“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意思是月亏而盈,盈而复亏,却永远照耀在历史的长空。月亮永久而人生短暂,人生能不能像月亮那样生生不息?下面撷取几首来欣赏。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中秋节,白居易在湓亭望月:想起去年,他在曲江过中秋,今年,在湓江过中秋。这首诗句句都是对比,望月地点的对比、观赏心情的对比,过去的繁华与今日的凄凉,以此造成的昔日今日的悬殊反差。今夜月非昨夜月,物是人非,世事流转,只愿有人陪你共赏一轮明月,不论何时。
李白的《把酒问月》从“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写到“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明月高悬,欲攀不能,使人感到可望难即、莫测高远,可是不管夜晚人们走到哪里,随时都能得到月光的照拂,相与同行,如在身边,于是距离顿消。两句一冷一热,亦远亦近,若离若即,道是无情却有情。写出了明月于人既可亲又神秘的奇妙感,人格化手法的运用维妙维肖。回文式句法颇具唱叹之致。
苏东坡承屈原、李白之意,在“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中”写下千古名篇: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南宋著名文学家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后集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除了脍炙人口的《水调歌头》外,苏轼万年还写过一首《西江月》:
《西江月》
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仍是中秋月明,只是此时的苏轼已不是当年的那个苏轼。壮志凌云,把酒问青天,但仍抵不过时间的沧桑与彻悟。除了苏轼,宋朝的另一位诗人刘过也同在月下慨叹惆怅,“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故地重游,满眼都是昨日种种。可惜一切再不复从前,“终不似,少年游”,寥寥数语,道出了万千唏嘘。
制作:李方舟 张悦鑫 曾震宇
校对:陈逸蕙(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