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导言:春节是一年当中最热闹的传统节日,丰富多彩的年俗活动牵动着文人们的创作灵感,留下了无数承载着春节记忆的名篇佳作。今天,重读这些文学经典,从字里行间中寻找许多城市生活中正在消失的年味。
莫言的《故乡过年》道出了许多人对春节的期待:“我小时候,特别盼望过年,往往是一跨进腊月,就开始掰着指头数日子,好像春节是一个遥远的、很难到达的目的地。”为了迎接春节,人们往往提前大半个月就开始准备。
贴对联。新华网发
“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起来,新年眨眼就到了啊。”老舍笔下的北京春节开始热闹起来,“在除夕以前,家家必须把春联贴好,必须大扫除一次,名曰扫房。必须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至少足够吃用一个星期的——按老习惯,铺户多数,关五天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假若不预备下几天的吃食,临时不容易补充。还有,旧社会里的老妈妈们,讲究在除夕把一切该切出来的东西都切出来,省得在正月初一到初五再动刀,动刀剪是不吉利的。这含有迷信的意思。不过它也表现了我们确是爱和平的人,在一岁之首连切菜刀都不愿动一动。”
在陈忠实的记忆里,腊月二十三是祭灶神爷的日子,民间传说这天晚上灶神爷要回天上汇报人间温饱,家家都烙制一种五香味的小圆饼子,给灶神爷带上走漫漫的上天之路作干粮,巴结他“上天言好事,入地降吉祥”。陈忠实最馋的便是这小圆饼子,“当晚,第一锅烙出的五香圆饼先献到灶神爷的挂像前,我早已馋得控制不住了,便抓起剩下的圆饼咬起来,整个冬天都吃着包谷面馍,这种纯白面烙的五香圆饼甭提有多香了。”
迎祭旗。赖全平摄/新华网发
祭祖、祭神是一种遍及全国各地的习俗。在鲁迅的著作《祝福》中,“祝福”是鲁镇的年终大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的。杀鸡,宰鹅,买猪肉,用心细细的洗……煮熟之后,横七竖八的插些筷子在这类东西上,可就称为“福礼”了,五更天陈列起来,并且点上香烛,恭请福神们来享用……
说起祭祖,莫言记忆犹新——终于熬到了年除夕,这天下午,女人们带着女孩子在家包饺子,男人们带着男孩子去给祖先上坟。而这上坟,其实就是去邀请祖先回家过年。上坟回来,家里的堂屋墙上,已经挂起了家堂轴子,轴子上画着一些冠冕堂皇的古人,还有几个像“忆苦戏”里常见的小孩子,和那些财主家戴着瓜皮小帽的小崽子一模一样,在那里放鞭炮。轴子上还用墨线起好了许多的格子,里边填写着祖宗的名讳。轴子前摆着香炉和蜡烛,还有几样供品。无非是几颗糖果,几块饼干。讲究的人家还做几个碗,碗底是白菜,白菜上面摆着几片油炸的焦黄的豆腐之类。不可缺少的是要供上一把斧头,取其谐音“福”字。
包饺子。新华网发
年夜饭和除夕夜守岁都是春节里充满仪式感的民俗。梁实秋回忆自己小时候并不特别喜欢过年,“除夕要守岁,不过十二点不能睡觉,这对于一个习于早睡的孩子是一种煎熬。前庭后院挂满了灯笼,又是宫灯,又是纱灯,烛光辉煌,地上铺了芝麻秸儿踩上去咯咯吱吱响,这一切当然有趣,可是风凛冽,吹得小脸儿通红,也就很不舒服。压岁钱不是白拿,要叩头如捣蒜。”在他诙谐风趣的“吐槽”中,春节回忆令人哑然失笑。丰子恺笔下的守岁,因为与家人共度而添了一份惬意——“年底这一天,是准备通夜不眠的,店里早已经摆出风灯,插上岁烛。吃年夜饭的时候,把所有的碗筷都拿出来,预祝来年人丁兴旺。吃饭碗数,不可成单,必须成双。如果吃三碗,必须再盛一次,哪怕盛一点点也好,总之要凑成双数。吃饭时母亲分送压岁钱,用红纸包好,我全部用以买花炮。吃过年夜饭,还有一出滑稽戏呢。”
从大年初一开始,人们走街串巷,相互拜年祝福。老舍对儿时过年的情景历历在目,“难忘的年夜总是过得很快。天亮了,村边响起了欢快的锣鼓声,原来是大秧歌开始拜年了。人们相互拜年,串门,整个小村又在年的气氛中沸腾起来。”拜年在梁实秋的记忆里则是一件任务——“初一特别起得早,梳小辫儿,换新衣裳,大棉袄加上一件新蓝布罩袍、黑马褂、灰鼠绒绿鼻脸儿的靴子。见人就得请安,口说:‘新喜。’日上三竿,骡子轿车已经套好,跟班的捧着拜匣,奉命到几家最亲近的人家拜年去也。”
“正月初四,晚上接财神”。在丰子恺的记忆里,每逢过年“别的事情排场大小不定,独有接财神,家家郑重其事,而且越是贫寒之家,排场越是体面。大概他们想:敬神可以邀得神的恩宠,今后让他们发财。”
北京庙会上市民看演出、品美食,尽情享受春节假期的惬意。樊甲山摄/光明图片
每到过年,南北方的习俗难免会被比较一番。逛庙会可以说是北方最重头的新年娱乐活动。林语堂在《京华烟云》中描述逛庙会的场景“北京城外一里远,有个巨大的道士庙,叫白云观。由正月初一到十九,北京的男女老幼好多人去逛……男人举行徒步竞赛,女人有赛车,还有成群的人到那儿去会‘神仙’……‘神仙’也许像大官儿,也许扮作乞丐,也许像狗,也许像驴。”
火龙灯舞表演现场。张可凡摄/新华网发
“南方代表”沈从文在《忆湘西过年》中,描绘了一副灯火璀璨的湘西年景。“我生长家乡是湘西边上一个居民不到一万户口的小县城,但是狮子龙灯焰火,半世纪前在湘西各县却极著名。逢年过节,各街坊多有自己的灯。由初一到十二叫‘送灯’,只是全城敲锣打鼓各处玩去。白天多大锣大鼓在桥头上表演戏水,或在八九张方桌上盘旋上下。晚上则在灯火下玩蚌壳精,用细乐伴奏。十三到十五叫‘烧灯’,主要比赛转到另一方面,看谁家焰火出众超群。”
这些丰富热闹的过节经历,成了作家笔下温厚而又深情的故事,天南地北的风俗人情交织成一个时代的文化记忆,供后人在传阅中寻味文字背后的节日文化。(光明网 王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