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惊蛰:春雷响,万物长
作者:侯楠楠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一个以动物昆虫习性命名的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惊蛰又名“启蛰”,此时,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无论“惊”还是“启”,都是描述蛰伏一冬的动物、昆虫被雷声唤醒,走出洞穴、结束冬眠的复苏景象。当然,这依旧是古人的丰富想象,惊蛰已经处于“数九”当中的“九九”时期,气温已有明显上升,昆虫结束冬眠,这才是主要原因。
(点击图片观看动态海报)
《敦煌二十四节气》原画出自《不可思议的敦煌·与万物共生长》创作展——最佳创作团队奖「豆荚创意」小朋友们的集体创作。动画制作:满晨
惊蛰三候为:“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鸣;三候鹰化为鸠。”惊蛰时节,桃花渐次开放,“仓庚”指的是黄鹂鸟,《诗经》中说“春日载阳,有鸣仓庚”,此时黄鹂开始婉转啼鸣,所谓“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春日的生机是可见可闻可感的;天空中看不到雄鹰的踪迹,却能听到鸠鸟的鸣叫,因此古人认为鸠是由鹰变来。
时节的变化正藏在人们的不断调整的饮食习惯中。在冬天的节气里,羊肉往往是餐桌上的常客;而从立春开始,阳气上升,肥腻的食物被各类春菜取代,到了惊蛰时节,天气回暖,风干物燥,因吃梨有滋阴润燥之效,因此惊蛰有吃梨的习俗。
此外,惊蛰时期的传统民俗还有祭雷神、除虫等。
在古代,人们无法对打雷这一自然现象形成科学认识,因此认为雷是由雷神、雷公敲天鼓所产生的巨大响声,还由此延伸出雷神崇拜。《山海经》中为我们描绘出了“雷神”的样貌:“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在吴西。”雷神被认为是正义的化身,因此祭雷神也被赋予避灾、祈福的美好寓意。旧时民间惊蛰日,家家户户会贴上雷神的贴画、去庙里祭拜雷神。借着“雷神敲击天鼓”的时机,古代制鼓人便也为鼓蒙上鼓皮。
惊蛰时期昆虫苏醒,但“与虫共舞”不是唯一的选择,有些地方会在这一天举行除虫仪式,既要除农田里的害虫,也要除家中的蚁虫。有的地方要吃“炒虫”,“炒虫”并不是炒真的虫,而是黄豆,“家家打豆忙惊蛰,小妇厨前唤炒虫”,所说的就是这种象征性的仪式;有些地方会贴符以驱虫;还有些地方的驱虫方法则比较实用,要以香条、艾草熏家中四角、墙缝,以驱赶复苏的蛇、虫、鼠、蚁,去除霉味。
跟雨水节气一样,人们也会根据惊蛰前后是否打雷来预测未来的天气和收成。“雷打惊蛰前,四十九日不见天”“惊蛰未到雷先鸣,大雨似蛟龙”,这两句民谚都是说惊蛰之前打雷,可能会迎来较长时间的阴雨天。“惊蛰有雨并闪雷,麦积场中如土堆”,则是指惊蛰这一天如果打雷并且有雨,会迎来大丰收。不过,中国国土面积广袤,听到春雷的时间也不尽相同。云南南部一月底就可以听到雷声,黄河流域要到三月底,能听到“惊蛰打雷”的,多是长江流域的一些地区。
从立春开始,物候催促人们耕种的鼓点愈发急促。“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此时,华北冬小麦逐渐开始返青生长,但土壤仍冻融交替,及时耙地是减少水分蒸发的重要措施;华南地区早稻播种应抓紧进行,同时要做好秧田防寒工作。
惊蛰这一天,陆游泛舟湖上,“儿童莫笑是陈人,湖海春回发兴新。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他对几个小孩说,别笑话我老,我心态年轻着呢。不过玩笑归玩笑,最终诗人还是说了一句“笑谈终觉愧清真”,也只能借着春色童真一把了。宋代诗人仇远着重描述了这一天的雷声,“坤宫半夜一声雷,蛰户花房晓已开。野阔风高吹烛灭,电明雨急打窗来。顿然草木精神别,自是寒暄气候催。惟有石龟并木雁,守株不动任春回”,雷声挟着风雨,让一切生命都无法忽视,只有“石龟”和“木雁”无动于衷。陶渊明则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很有田园意趣的春景图,“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先巢故尚在,相将还旧居”,仲春时节,草木舒展,燕子也回到了自己的旧巢,一片恬淡和谐的景象。
惊蛰日,电闪雷鸣的感官震撼中,正是万物生长的蓬勃朝气。春天伸了个懒腰,让春日的渐变色,次第拂过每一寸土地。
光明网×敦煌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