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歌唱新年乐意腾,满城争演上元灯;滚龙走马喧通夕,火树银花烧不尽。”龙年春节,南京市高淳区砖墙镇民俗文化活动精彩纷呈,一项项民俗非遗以大地为舞台、村庄作背景,“元气满满”向乡亲们汇报演出、庆祝丰收,非遗“村晚”农民当主角,掀起“最炫民俗风”,秀出和美乡村新活力。
民俗文化活动现场
龙马闹新春,你方唱罢我登场
在高淳区砖墙镇河口自然村,接二连三的民俗活动送到家门口,让村民们目不暇接,连呼“熟悉的年味又回来了”。
民俗文化活动现场
黑髯飘飘的杨六郎手持令旗,大步向前;飘逸潇洒的穆桂英跨马扭腰,碎步前行;黑脸的张飞挺着长矛,健步如飞……这是砖墙镇木樨村张盛马灯队的“沙场大阅兵”。“卧龙”“盘龙”“送龙”“抽龙”……龙行乡村,翘首摆尾、翻波逐浪,一个个“龙阵”排山倒海,扣人心弦,这是砖墙镇仙圩村、茅城村两支板龙队的“高光时刻”。春节期间,砖墙镇组织的民俗表演队走村串户送欢乐,轮番巡演闹新春,为人们带来了“热辣滚烫”的“非遗大餐”。
日行五万步,一村兴灯百村乐
“今天又是5万多步。”每天跑马灯结束,葛小冬总会打开微信运动记录,查看当日步数,“队员们每天都是5万起步,虽然感觉很累,但能够把欢乐带给乡亲们,大家心情很好。”
葛小冬2024年扮演的角色是刘备,飒爽英姿一如当年,而距离他上一次参加跑马灯已过去了40多年。“我在外地工作,听说村上组织跑马灯,我提前两个月回来做准备,老祖宗留下的传统年俗不能丢。”葛小冬说道。
砖墙镇木樨村张盛马灯队由张家与盛家两个自然村合办,两村是近邻,有事共商量,亲如一家人。“马灯队有130多人,从筹备、训练,到外出表演,两个村团结协作,每次兴办马灯都是这个传统。”团结就是力量,木樨村村委会副主任张秀明介绍,通过跑马灯活动增进了邻里感情,形成了良好的村风民风,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两村既你追我赶、取长补短,又相互帮衬、共建共享,“张家、盛家有一座共用水塘,大家想‘锦上添花’,结果一拍即合,共同改造成了景观荷花池,这样的事例有许多,村民们对外也都说是张盛村人,不分彼此。”
一村兴灯,百村欢乐。龙腾马跃的春节,木樨村张盛马灯队 “跑马”大拜年,走访了港口、河口、夹埂等10多个村庄;仙圩村、茅城村板龙队也“以龙会友”,共巡游了40多个村庄。灯会期间,仙圩村、茅城村还发出邀请:舞完龙灯唱大戏。2月22日晚,仙圩村“龙王戏”在四房头自然村正式开台,连唱四天黄梅戏,吸引了四乡八邻纷至沓来“过戏瘾”,紧随其后的茅城村将在3月1日起唱响新年大戏。
走出“深闺”让人识,“老非遗”正青春
砖墙中学退休教师李双林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地方传统文化研究,他介绍,砖墙镇不仅是鱼米之乡,而且是歌舞之乡,民间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砖墙镇位于苏皖交界处,风土人情兼具水乡灵秀,又融山地粗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每当新春佳节与重大节庆活动期间,这些来自乡野、扎根于泥土的民间民俗活动纷纷登场,散发出瑰丽多姿的魅力,在广阔的城乡舞台上,演绎着千百年流传不衰的传奇。“目前,砖墙镇拥有的非遗项目中,省级1项、市级1项、区级近10项。”砖墙镇文宣办负责人史敏介绍,近年来,砖墙镇结合“唱响古戏台”文化惠民活动,积极推动“老非遗”走出乡村,登上演出的舞台,不断焕发出时代新活力,“去年三月份,省级非遗项目打罗汉在茅城古戏台上一‘打’走红,当天吸引观众数万人,之后还多次应邀进城演出。”
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它不仅是过往生活的凭证,也是民俗风情的见证。“今后,我们要不断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整理和保护利用,推动非遗进校园、进景区、进舞台、进赛场,传承非遗文化,讲好非遗故事,留住乡韵乡愁,建设和美乡村。”高淳区砖墙镇党委宣传委员芮琴表示。(文/图韦东宁 史敏 徐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