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今日清明,邀您一起走进古人的诗词作品,在游春踏青、赏花插柳之中,感受春日之美。
乘春处处寻
清明踏青的习俗,据考证源于唐,盛于宋,时人谓之“游春”。
唐代中期,唐玄宗诏令百官“清明四日为假”,并“赐钱造食”,以鼓励官员踏春出游。彼时,上至政府官员,下至平民百姓,无不以“踏春”为乐。唐代李华在《春游吟》里提到:“初春遍芳甸,千里蔼盈瞩。美人摘新英,步步玩春绿。”讲的正是人们踏青、寻春的盛况。
到了宋代,春游踏青之风更盛。《东京梦华录》中详实记载了古人游春宴饮的生动图景:“都城人出郊……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囿之间,罗列杯盘,相互劝酬,都城之歌儿舞女,遍满园亭,抵暮而归。”这种宴饮往往持续一天,直到傍晚方散,散去时人们要携带“炊饼、花果、戏具”等“门外土仪”。
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对西湖游春时所见的热闹繁华之景留恋不已,于是写下传承至今的佳句“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
赏花正当时
唐代诗人、词人温庭筠笔下的“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不见忧伤之意,反倒以轻快的笔触描绘出清明时节百花争艳、色彩斑斓的盎然春意。
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宋代词人柳永所作的《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正艳杏浇林,缃桃绣野,芳景如屏。”词人张先则以“无数杨花过无影”表达自己闲适恬淡的心境。
折柳寄情思
“忽见家家插杨柳,始知今日是清明”。自古以来,民间便有折柳、插柳、戴柳的习俗。
古时候的清明又称“柳节”,因为“柳”与“留”谐音,所以古人常常通过折柳来抒发离别时的不舍之情。
唐宋时期,插柳逐渐成为清明时节的习俗。据说,“插柳于户”可以驱邪避祟,得春气之先。
吴自牧《梦粱录》记载:“清明交三月,节前两日谓之寒食……家家以柳条插于门上,名曰明眼。凡官民不论大小家,子女未冠笄者,以此日上头。”据此,后世便有了“纪年华、惜红颜”之说。明清时期,戴柳之俗蔚然成风。“家家插柳满檐,青茜可爱,男女或戴之。”“清明一霎又今朝,听得沿街卖柳条。相约比邻诸姊妹,一枝斜插绿云翘。”正是当时民间清明戴柳习俗的真实写照。(光明网见习记者 张璐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