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邱晓琴)10月19日至21日,根据著名作家、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余华同名小说改编的话剧《古典爱情》在北京师范大学北国剧场连演三天,与观众惊艳相见。这是继2021年北师大版话剧——莫言剧作《我们的荆轲》之后,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影视戏剧工作坊“中国当代文学‘新经典’校园戏剧工程”推出的又一力作。
《古典爱情》剧照
话剧《古典爱情》共分为五场,演出近100分钟。在沿用小说原著角色设定、结构安排的同时,大胆融入了余华另一部先锋小说《鲜血梅花》的核心人物情节。该剧旨在通过文学与戏剧的跨界融合,接续中国当代先锋文学经典对爱情、武侠等重要命题的阐释路径,以青年视角、青年方法、青年腔调传递当代社会思潮与价值理想,为充分激发校园戏剧活力、呈现文艺多重效能、推动文学经典的时代化解读与大众化传播贡献北师大力量。
《古典爱情》剧照
10月19日晚,著名作家、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国际写作中心主任、话剧艺术总监莫言,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话剧总监制周云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刘勇,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国际写作中心执行主任、话剧总策划张清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话剧总策划张莉,著名编剧、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戏剧影视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话剧剧本总监兼制作人梁振华,著名演员、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教师、话剧表演指导刘天池等观看了首演。
周云磊指出,从《我们的荆轲》到《古典爱情》,北师大学子敢为人先、奋力拓荒,为中国校园戏剧积累了宝贵的成功经验。期待越来越多的志同道合者加入到这项事业中来,发挥校园戏剧的独特优势,一同书写中国故事的丰富与精彩。
莫言对话剧《古典爱情》首演给予肯定。莫言表示,小说《古典爱情》和《鲜血梅花》本身就延续了传统文学对“爱”与“侠”的批判性思考。此番创编,更让彼此交叠的不同母题浑然一体,显示出多维度阐释经典的意识与功力。主创团队借角色之口告诉世人,在悲观的宿命里,要有乐观的信心和勇气,正所谓“明知万事皆空,所以分秒必争”。
在张清华看来,话剧《古典爱情》不仅是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和国际写作中心在学科教育和人才培养上的最新成果,更是北师大校园文化建设的又一里程碑。话剧贯穿文学与日常、打通古代与现代,将小说原作中高度符号化的人物落实为有血有肉的鲜活个体。
作为“中国当代文学‘新经典’校园戏剧工程”项目负责人,梁振华介绍,青年的想象力和创造性突破了先锋文学在内容和形式上的“不可改”,校园戏剧在青年和先锋文学之间搭建了沟通的桥梁。
刘天池坦言,漫长的筹备时光见证了作品质量的巨大提升,话剧《古典爱情》的成功首演也真正实现了由小说到戏剧的媒介跨越。文学改编不仅涉及叙述方式,更关乎美学体验。主创团队要坚持精益求精,以反复打磨追求艺术极致,用刻苦钻研不负观众期待。
余华教授发言
演出现场,余华感谢大家对小说及话剧《古典爱情》的厚爱。他称,此次改编基于《古典爱情》,辅以《鲜血梅花》,效果大放异彩;下回尝试《鲜血梅花》为主,《古典爱情》为辅,创造的大门又将继续敞开。他希望主创团队进一步平衡剧作的文学性和哲理性,让北师大精品在首都乃至全国的巡演中传播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