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如果一只铜兽首和四只形态各异的铜铸“小鸟”栖息在形如树杈的鹿角上,“小鸟”身上还长着羊角、牛头、鸡冠,你会不会好奇,难道古人也爱收藏“手办”?其实,这是一件来自2000多年前春秋时期的文物:鹿角铜鸟兽首饰,于1978年在薛国故城遗址中出土,是一件祭祀使用的礼器。春秋时期,当时定居在济宁的东夷族部落崇拜鸟图腾,而鸟头部位不同的动物象征着其他部落的图腾,这也是当时部落与部落之间相互融合的典型例证。不同部落的先民们在泗河流域互动、流转和融合,体现了中原文明与东夷文明间的交汇融合。
光明网实习记者 茹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