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编者按】这段时间,国产大模型深度求索(DeepSeek)风靡全球,引发人们对中国制造等话题的热议。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很多精巧绝伦的文物凝聚着中国智慧。本期“文物会说话”有声海报专栏,甄选7件文物,通过有声海报与AI配音等形式,以第一人称视角,带你“深度求索”古代的科技创新。
(☝点击海报,聆听文物故事)
“我是一把掩藏锋芒两千多年的青铜宝剑,出土那一刻仍然寒光凌厉、毫无生锈,一次划开16层白纸不在话下。何以千年不锈?一方面在于‘内功’,我所用铜料质量好,剑身还作了硫化处理;另一方面在于‘外功’,我所出土的墓葬处于含氧量甚少的中性土层,还有剑鞘保护。春秋战国时期铸剑师的高超技艺,让如今的人们得以感受什么是‘剑气如虹’。”
——来自越王勾践剑的自述
文物简介:
越王勾践剑出土于湖北省江陵望山一号楚墓,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剑首向外翻卷呈圆盘形,内铸11道精细的同心圆,剑身满饰黑色菱形花纹,剑格的正面和反面分别用蓝色琉璃和绿松石镶嵌成美丽的纹饰。在剑身正面靠近剑格处写有两行鸟篆铭文,分别是“越王鸠浅 自作用剑”,经专家考证,鸠浅就是勾践,这八字铭文向我们表明了这把剑的身份。越王勾践剑制作精美,历经两千五百余年,仍然纹饰清晰精美,寒光闪闪,毫无锈蚀,被誉为“天下第一剑”。
监制:张宁 策划:李政葳 李春鹏 统筹:唐颖 储佩君 文案:孔繁鑫 制作:李飞 曾震宇 设计:杜丹
联合出品:光明网、国家文物局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