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融合非遗与市井烟火 打造活态博物馆
首页> 文化频道> 非遗 > 正文

融合非遗与市井烟火 打造活态博物馆

来源:北京青年报2025-07-08 09:16

  7月2日,承载着方庄社区33年记忆的方庄购物中心以北京首个“博物馆式购物中心”的全新面貌惊艳亮相。这座融合了老字号、非遗技艺与市井烟火气的商业新地标,不仅是一次商业空间的迭代升级,更是一场传统文化在现代商业语境下的生动实践。

  开业当天,购物中心的一楼摆起了“非遗”市集,北青报记者现场采访了几位被邀请到场的“非遗”传承人,透过他们的视角,走进这个充满温度与匠心的“活态博物馆”。

  罗氏风筝

  一纸风筝载千年

  作为老北京人,年逾八旬的罗氏风筝传人罗焕文自幼便对传统手工艺情有独钟。在风筝艺术家关宝翔、赵为哲两位民间工艺大师的指导下,他系统学习了风筝制作技艺,后来又通过中国广播函授大学学习工笔花鸟和人物,为风筝绘画打下了坚实基础。

  “风筝飞得好,扎、糊、绘、放四艺缺一不可。”罗焕文介绍起风筝如数家珍,“制作风筝的竹子必须选用青毛竹,且要自己批削。沙燕风筝是北京风筝的代表,它们可以做一系列,其中“肥燕”憨态可掬,“夫妻燕”寓意比翼齐飞。”夫妻燕风筝是两个风筝重叠在一起,中间两颗红心格外醒目。

  罗焕文老人非常认真,他的摊位上不仅摆满了适合休闲玩耍的风筝,供人购买,还带来了七八个博物馆收藏品级别的大风筝,那只大肥燕,中国美术馆就收藏了同款,罗焕文说:“这只肥燕的售价是4000元。”

  如今,罗焕文家中收藏有二三百个他制作的风筝,存放在十几个大樟木箱子里。“我家里最大的风筝有两米多高,占满一面墙。”罗焕文说,“风筝不仅是玩具,更是传统文化的载体,我希望通过方庄购物中心这个平台,让更多人了解风筝文化,爱上这门古老的技艺。”

  脸谱与兔儿爷彩塑

  指尖上的京味文化符号

  一个展位上,身穿中式服装的林爱幸端坐桌前,手里正在描画一只兔爷,仔细看,兔爷的身体居然是镂空的。聊起来,林爱幸一开口便带着浓浓的京味:“我师承工艺大师双启祥,是彩塑脸谱和兔儿爷的传承人。”

  “兔儿爷作为北京特有的文化符号,从明朝末年流传至今,清朝时因乾隆皇帝属兔而兴盛,上世纪80年代由我师父双启祥恢复传承。我们的作品都是手工制作,从不偷工减料。”林爱幸指着手里正画的兔儿爷,说这是“一路连升”,由莲花和鹿的造型组合,寓意仕途顺遂。

  摊位的另一边,还有不少做好的兔儿爷,“金玉满堂”兔儿爷,鱼的造型代表富足;拿着捣药杵的兔儿爷则代表平安健康,其款式源自清代道光年间流传到日本的图案。

  摊位上还有一些半成品,林爱幸说,制作兔儿爷工序繁多,要先做胚,再精心绘制,画完沥粉后还要上漆,非常费心,“别看它小,内容却十分丰富,外边很少见,而且做起来费工费时,像这个“一路连升”售价300多元,其实远不够一天的工钱。但这是老北京的文化根脉,再难也要坚持。”

  脸谱同样是匠心之作,舞台上用的穆桂英脸谱最为珍贵,摆在摊位上也格外显眼,林爱幸说:“它的部分材料是真丝的,底下的胎也是手工制作,上面的点翠工艺过去是用翠鸟羽毛,如今我们已改用蓝色绸子替代,既保留传统韵味,又符合环保理念。”

  女书

  世界唯一女性文字的千年密码

  一个展位上的一本书吸引了不少人驻足,藏蓝色封面,书名是《女书规范字书法字帖》。原来,这就是被誉为“世界上唯一的女性文字”的女书,它流传于湖南江永潇水流域,已被列入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女书是方块汉字的性别变体,是中原儒家文化与南方民族文化的融合产物,记录的是汉语土话,其字体倾斜,呈“多”字形,书写时从右上角到左下角。传统硬笔书写的女书如同飘落的雪花,现代传人用毛笔书写则每一笔都似柳叶。

  女书文化的核心载体是“三朝书”文化品牌,三朝书工作人员田湉介绍:“三朝书也是女性在闺密出嫁前互赠的纯手工缝制笔记本,上面用女书文字书写七言或五言的“传记”,可以吟诵和吟唱,陪伴女性一生。”如今,清华大学赵立明老师编写的《女书词典》已第八次印刷,女书文化正以新的方式走向大众。

  “在女书流传地区,会女书的女子被称为“君子女”,代表着才学和教养。”田湉介绍,女书主要通过家传、私塾、自学等方式传承,虽不足400个基本字,却能完成自传、书信、民歌、祭祀等多种内容,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季羡林和周有光先生都曾写推荐书给《世界记忆遗产》,女书是人类的宝贵遗产,是一系列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摊位上,一个打开的扇面格外引人注目,上面写着两行女书文字,田湉举着扇面念道:“有风不动无风动,不动无风动有风”,原来这是一个谜面,谜底正是扇子。田湉说:“女书不仅是文字,更是女性智慧和情感的表达,我们希望更多人了解这份独特的文化遗产。”

  花丝镶嵌

  故宫手艺的千年匠心

  “花丝镶嵌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发展于唐宋时期,明清时达到顶峰,它融合了花丝和镶嵌两种技艺,是中国最古老的精工技艺之一,也是传统的故宫手艺。”花丝镶嵌工艺师冯永刚指着展台上的作品介绍道。

  冯永刚说自己是中途转到花丝镶嵌行业的,至今已从业十几年。他从小就喜欢做手工,长大后把我国的各种手工几乎玩了一遍,“篆刻、木雕等等都做过,到花丝镶嵌这儿我一下停住了,因为它在精工这一块穷其一生都研究不透,而且不只花丝,还有镶嵌。”

  一个双龙戏珠手镯是冯永刚的第一件花丝镶嵌作品,当时他花了12天才做完。他说:“花丝镶嵌一般做花、做蝴蝶相对容易,做龙是最难的。这个龙是清朝的龙形,和其他朝代的龙不一样,清朝的看起来比较霸气,明朝的则比较威严。”

  冯永刚带到市集上的花丝镶嵌作品摆了满满一个摊位,件件精巧至极,有的也会用到点翠工艺,点的是鹦鹉毛,鹦鹉是自己养的,“我们是等它们掉毛,然后采集起来再制作。”

  冯永刚说,京派花丝可以做立体造型,像如意锁、福禄等银鎏金作品,他们的品牌名为白海棠,还首创了18k金花丝镶嵌。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冯永刚说自己很少看手机,大部分时间沉浸在手工制作中,“花丝镶嵌的每一件作品都凝聚着心血,我希望通过方庄购物中心让更多人了解这门古老而精湛的技艺。”

  毛猴李

  废弃物里的老北京智慧

  北京毛猴李第三代传人杨爱玲也在现场,她今年72岁,已经有了第四代传人,是她的儿子李强,今年44岁,“后继有人,我放心了”。

  展台上的毛猴作品都是杨爱玲母子制作的,他们有一间毛猴制作工作室。“我们用的主要原材料是蝉蜕和辛夷,也用到很多生活中的废弃物,通过粘、贴、塑等工艺,创作一系列故事场景。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发挥创意和灵感,比如用红双喜糖纸做盖头、小帽子。”

  “粘一个毛猴有时需要好几个小时,现在天气潮,胶更不容易干。”杨爱玲说,他们家做毛猴用的胶都是绿色环保的,纯手工艺制作,所以无法与机械化相比。

  “目前销售还是有市场的,喜欢的人多贵都不嫌贵,不喜欢的人白送都不要。”杨爱玲笑着说,他们主要是宣传毛猴文化,展示老一辈的智慧结晶。“希望通过方庄购物中心这个平台,让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人了解毛猴工艺,把这门传统技艺传承下去。”

  作为扎根方庄33年的区属国企,方庄购物中心响应城市更新号召,深度融入丰台区“倍增追赶合作发展”及方庄高品质商圈焕新计划。他们的此次蜕变,不仅为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购物体验,更搭建了一个非遗传承与现代商业融合的平台。在这里,市井烟火气与文化底蕴交融共生,共同打造出一个“活态博物馆”。正如一位非遗传承人所说:“方购不仅是一个购物中心,更是一个文化客厅,让我们有机会把老祖宗的智慧和技艺展示给更多人,这是我们传承人的责任,也是荣幸。”

  活动现场,方庄购物中心负责人还表示,今后将继续引入博物馆理念,打造贯穿丰台地域文化、非遗技艺、老字号故事的三级沉浸式动线,将非遗技艺和老字号创新产品融入消费场景,构建“见人见物见生活”的活态传承空间。

  文/北青报记者王勉

[ 责编:李卓凝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邵永高铁全线首座连续梁成功合龙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年4月10日,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昆山镇三公山茶叶种植基地,千亩高山野生杜鹃在翠绿的茶园之间绚丽绽放,美轮美奂,美不胜收
2025-04-10 15:13
2025年4月1日,北京怀柔慕田峪长城内外山花盛开,美丽的春花把古长城打扮的多姿多娇,犹如春天里一幅壮美的风景画
2025-04-02 15:44
2025年4月1日,船舶航行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境内的引江济淮航道上,标志着菜子湖湿地候鸟越冬季禁航结束,菜(子湖)巢(湖)线恢复通航
2025-04-01 15:40
2025年3月31日,江苏苏州吴中区光福镇,太湖之滨,桃花、樱花、油菜花等竞相绽放,生态优美,春景如画
2025-04-01 15:31
用镜头记录城市更新 青岛首届“百家媒体看改变”活动圆满闭幕
2025-03-20 10:14
"昭君杯"首届全国老年合唱大赛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正式启动
2025-03-19 16:10
2025年2月25日,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新市金沙江特大桥施工现场,工人正加紧施工。
2025-02-26 15:41
2025年2月7日,重庆市巫山县曲尺乡月明村一大片梅花竞相开放、灿若红霞,游客和市民前来游玩打卡,尽享春日的快乐和惬意
2025-02-08 14:52
2025年2月5日,福建省福清市石竹山风景区,一场非遗英歌舞、建瓯挑幡等非遗表演正在进行,让游客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丰富景区文化内涵和游览品质
2025-02-06 15:55
2025年1月20日,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城市中央公园内,游船与湖水、植被、高楼相互映衬,呈现出一幅冬日多彩美丽生态画卷
2025-01-20 15:30
2025年1月16日,受低温天气影响,山西省运城盐湖出现冬季独特的“硝花”景观,水面上的硝花形态各异晶莹剔透,美不胜收。
2025-01-16 15:56
一位“行者”行走在广袤的沙漠中,遮掩着绝世的面庞,一面“古镜”掩埋于厚重的沙下,刻满了时间的裂痕。
2025-01-13 17:25
2025年1月9日,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桃花源国家森林公园白雪皑皑,雪景如画
2025-01-09 15:24
关爱卡寒假公益行 助力云南各族青少年儿童梦想起航
2025-01-08 14:42
2025年1月5日,在山西太原南站开往呼和浩特东站的D4022次列车前,游客自拍合影。
2025-01-06 16:01
2024年12月8日,广西梧州岑溪市岑城镇木榔村,生态田园中阡陌纵横线条分明,冬韵如画。
2024-12-10 16:48
2024年12月10日,贵州省黔西市绿化白族彝族乡大海子村,青山环绕树木葱茏,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2024-12-10 16:40
2024年12月6日,古城苏州街头,成片的银杏、红枫等树木色彩斑斓满目缤纷,成为一道迷人的风景。
2024-12-06 15:48
2024年12月6日,初冬时节,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灵山街道花卉种植基地的大棚里一片繁忙,种植户忙着管护花卉。
2024-12-06 15:48
2024年11月30日,初冬时节,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文化园内,树木换上"新装",宛如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往赏景。
2024-11-30 18:3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