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编者按】当前,我国大范围高温天气正在持续。炎炎夏日里,现代人有空调、冷饮,古人又有哪些妙招?从战国时期的“青铜冰箱”,到宋代的“凉感枕”,再到清代的“竹夫人”……其实,古人早就研发出了一套避暑“凉”方。本期“文物会说话”有声海报专栏,甄选10件特色文物,以第一人称视角,通过有声海报与AI配音等形式,带你探寻我国古人的避暑智慧。
(☝点击海报,聆听文物故事)
“夏日炎炎,一份冰凉可口的冰淇淋绝对是消暑首选。但可别以为这只是你们现代人的专属,我就是记录着当年宫廷中宴席前上菜的壁画,而当年的冰食‘酥山’就是今天冰淇淋的前身。在当年大厨们的手中,这份由奶制品混以多种调味后的美味不仅色香味俱全,也让炎热的日子多了分冰凉甜蜜。”
——来自唐《捧物侍女图》的自述
文物简介:
唐《捧物侍女图》出土于陕西咸阳乾县唐章怀太子墓,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壁画表现的是一个宫廷侍女捧着一个容器,里面托着食品,正在敬献主人。据专家考证,这个食物很可能就是酥山。
“酥山”的原料实际上是用奶制品提炼的“酥”做成的。制作时会把“酥”进行加热融化,加上蔗汁、蜂蜜等调味品,再装饰以彩树、红花等进行塑形,并用冰块冷冻,一道会出现在唐代夏日宴席中的冰食就制作完成了。
监制:张宁 策划:李政葳 李春鹏 统筹:唐颖 储佩君 文案:曾震宇 制作:孔繁鑫 李飞 设计:杜丹
更多内容欢迎扫码关注“文物会说话”有声海报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