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编者按】当前,我国大范围高温天气正在持续。炎炎夏日里,现代人有空调、冷饮,古人又有哪些妙招?从战国时期的“青铜冰箱”,到宋代的“凉感枕”,再到清代的“竹夫人”……其实,古人早就研发出了一套避暑“凉”方。本期“文物会说话”有声海报专栏,甄选10件特色文物,以第一人称视角,通过有声海报与AI配音等形式,带你探寻我国古人的避暑智慧。
(☝点击海报,聆听文物故事)
“大热天的,睡觉睡不着怎么办?古人发明了我。我以竹子为原料,编织成柱状,形似抱枕却更长,中间镂空,利于空气流通,从而保持其清爽。想象一下,在炎炎夏日,你躺在凉席上,肌肤与清凉的竹子亲密接触,即便没有空调,也能酣然入眠。”
——来自民国六边形纹竹夫人的自述
文物简介:
这件民国六边形纹竹夫人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长89厘米,直径12.5厘米,整体成镂空圆柱型,用打磨光滑的竹条编制而成,其腹中有一个竹编小球。竹夫人这一名字源于宋朝,江南炎炎夏季,古人常将其置备于眠床之上,也可搁臂憩膝,用以取凉。
监制:张宁 策划:李政葳 李春鹏 统筹:唐颖 储佩君 文案:李飞 制作:曾震宇 孔繁鑫 设计:杜丹
更多内容欢迎扫码关注“文物会说话”有声海报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