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编者按】当前,我国大范围高温天气正在持续。炎炎夏日里,现代人有空调、冷饮,古人又有哪些妙招?从战国时期的“青铜冰箱”,到宋代的“凉感枕”,再到清代的“竹夫人”……其实,古人早就研发出了一套避暑“凉”方。本期“文物会说话”有声海报专栏,甄选10件特色文物,以第一人称视角,通过有声海报与AI配音等形式,带你探寻我国古人的避暑智慧。
(☝点击海报,聆听文物故事)
“我可不是冬奥会上的那位吉祥物,而是来自百年前由匠人们烧制而出的真正‘冰墩墩’——青花瓷凳。在炎热的夏季花园中,坐在我的身上,揽一缕微风,品一盏清茶,足以消暑去燥。别看我是陶瓷材质,但是经过多道工艺设计而成的我要承载一个正常人的体重绝对没有问题的!”
——来自清青花缠枝花卉镂空双钱耳鼓形凳的自述
文物简介:
清青花缠枝花卉镂空双钱耳鼓形凳现藏于南通博物苑,是清乾隆年间的瓷凳,凳与墩同义,也称绣墩、坐墩、鼓墩、凉墩。造型呈鼓形,端庄稳重,以青花为饰,主题纹饰为青花缠枝莲,清丽古雅,寓意着要一生清廉。凳的顶部及侧腹皆为镂空钱纹,吉祥别致,也更加清凉解暑。
监制:张宁 策划:李政葳 李春鹏 统筹:唐颖 储佩君 文案:曾震宇 制作:孔繁鑫 李飞 设计:杜丹
更多内容欢迎扫码关注“文物会说话”有声海报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