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漫动时节】
要写七夕
便不能只写七夕
要写星河耿耿、银汉迢迢的夜
写金风玉露相逢的人间七月
写盈盈一水间的浪漫
传脉脉不得语的深情
先秦时对星宿的仰望
点亮了诗人的心弦
以一首诗,乞一份巧
以一段韵,系一缕情
当汉字替星河叩门
一阙诗篇
便成了跨越天地的信笺
图片由AI生成
字有骨,音有脉
自那时起,无数文人墨客
以星为题、赋诗抒怀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两颗星的彼此凝望
成了世间相思的起点
自此开启了七夕诗词的先河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
眷恋也变得轻声细语
灯下铺笺,墨香与夜色相融
月下成句,诗意随星光流淌
为鹊桥传说添上
“纤云弄巧” 的自然意象
以节趣日常延续文化脉搏
银河成为才情的画布
流淌出无尽情思与憧憬
图片由AI生成
七夕之夜的热闹与雅致
总在诗中相映
闺阁设香案、陈瓜果
院中穿针、楼上望月
而文人墨客,则以诗相会:
或雅集唱和,或题扇题壁
将宫廷风俗与市井生活
织成全景图卷
崔颢写下“长安城中月如练
家家此夜执针线。”
让民间七夕的热闹场景跃然纸上
杜牧在《秋夕》里却写
“天阶夜色凉如水,
卧看牵牛织女星。”
寥寥数语,勾勒出七夕夜的清冷
星光下的孤寂与相思绵延不绝
图片由AI生成
宋词里的七夕诗意多了几分婉转
李清照面对星空感叹道: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
想离情、别恨难穷”
秦观却给出相思的另一种解法:
“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将爱情升华至超脱朝夕相伴的境界
成为七夕诗词中的千古绝唱
明清时的七夕诗词
依旧延续着这份浪漫与深情
“指甲猩红一点深,巧针丢罢又穿针。”
蔡云笔墨间尽是江南市井风情
纳兰性德则提笔写下
“白狼河北秋偏早,星桥又迎河鼓。”
为七夕注入了边塞的苍凉
图片由AI生成
从汉魏庭院的乞巧吟诵
到唐宋灯会的诗词盛宴
再到今夕数字云端的诗意新声
七夕的诗情画意从未断过
当我们用汉字表达爱意
用韵脚包裹祝愿
诗意便不再是文人的专属
要写七夕
更要写生生不息的文明脉搏
写穿越时空的情感共鸣
当我们在诗词中与古人相遇
当千年前的诗句
依然能触动今日的心弦
让我们始终相信
有些美好可以跨越星河
永恒相传
光明网“漫动时节”工作室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