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数智里的文物故事”系列】
《马球图》里的骑手挥杆疾驰时扬起的尘土仿佛拂面而来;《观鸟捕蝉图》中宫女的衣袖随风轻摆、指尖触碰枝叶的弧度清晰可见;《狩猎出行图》中绵延的队伍前后错落,还可通过抬手等简单动作与观众“互动”……
戴上VR眼镜,仿佛真的站在了盛唐长安的街头,不仅能看见马球场上的激烈角逐,也能感受到宫廷生活的雅致清幽。
观众正在体验《壁画那边是唐朝》VR大空间沉浸式数字体验项目。李伯玺/摄
这般感受,正是来自于陕西历史博物馆近日推出的《壁画那边是唐朝》VR大空间沉浸式数字体验项目。借助数字化技术,为观众打开了一扇通往唐朝的“任意门”。
资料显示,唐墓壁画是陕历博最具代表性的馆藏。出土于近30座唐代墓葬的675幅、面积约1200平方米的壁画,因数量多、等级高、序列完整享誉中外,但受材质和保存条件限制,真品难外出巡展。
为此,陕西历史博物馆联合科技公司打造了该项目,以虚拟现实等技术让唐墓壁画变为“可进入、可交互、可感悟”的场景,为科技赋能文物活化、文化传播提供了创新范式。
《壁画那边是唐朝》VR大空间沉浸式数字体验项目。李伯玺/摄
“这种数字化体验的方式,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我们可以移步入画,感受千年前人物命运的跌宕起伏。让壁画摆脱了‘文物标本’的标签,成为能传递情感与场景的‘活的历史’。”陕西历史博物馆副馆长步雁表示,以前观众在壁画馆参观,面对的是一幅又一幅的艺术类绘画藏品,现在通过数字化体验可以实现沉浸式感受,提升公众体验感的同时,也借助“第一视角”的体验,拓展创新了展览形式,让历史知识的传递变得生动而自然。
策划:李政葳 撰文:雷渺鑫 摄制:曾震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