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数智里的文物故事”系列】
你知道中国最早的木板船来自哪里吗?它并非出自海洋或港口,而是出自内陆的渭桥遗址。
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互鉴”展厅内,出土自渭桥遗址的古船安静地陈列其中。这艘残长9.71米、宽1.98米、高0.83米的“丝路一号”汉代木板船,采用榆木、圆柏、槐树等木材打造,承载量约为3到5吨。
“这艘船最独特的地方在于,它的船体由16条船板组成,用不同形式的榫卯连接。”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讲解员介绍说,这种大量使用木榫板、木钉并联船板的技术在古罗马时期很流行,于地中海地区的木船上广泛使用,但在我国乃至东亚尚属首次发现。可以说,这艘古船不仅展示了古人的高超技艺和秦汉时期与世界各国交往交融的历史,还是千百年来中西方丝绸之路往来交流的见证。
在展览现场,除了展示实体古船,还采用了沉浸式展览方式,如通过线图展板、三维视频等手段,全面展示古船的价值、保护研究成果。古船一侧的显示屏上,还播放着当年的考古现场照片、显微切片和修复短视频等。这些多样化的陈列方式,让观众更加直观地了解古船的历史价值和科学内涵。
策划:李政葳 撰文/摄制:雷渺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