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2025·北京社会科学普及周暨西城区第十四届社科普及周于9月12日至16日在京举办,以“赓续中华文脉,繁荣首都社科,建设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首善之区”为主题,主会场设在北京大观园。本次活动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北京市科协、北京市社科联、北京市社科规划办、北京市西城区委区政府等单位联合主办,北京市社科联、北京市社科规划办科普工作部、中共北京市西城区委宣传部、北京市西城区社科联承办。
主会场大观园内,六大主题展览错落有致,共同交织成一幅幅生动的社科画卷: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历届特等奖成果集粹展览”集中展示了历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特等奖获奖作品,涵盖经济学、法学、历史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展示了北京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成果和进展,体现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促进首都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西城区社科联充分发挥联系首都高校专家学者的职能,推出“首都高校专家委员社科普及联展”,聚焦社科知识前沿、人文生活等兼具学术深度与大众吸引力的领域,选取部分社科普及成果内容,以通俗易懂的图文向公众展示了许多学术理论走进生活的鲜活案例。
在园区内,西城区委宣传部、西城区社科联、西城区党史办、宣南文化博物馆、郭守敬纪念馆及西城区多家名人故居,推出“红色主题”系列展览。“抗战中的西城”深度挖掘西城区的红色记忆,通过珍贵史料讲述西城区可歌可泣的抗战故事;“梦想之志 力量之源——文化名人与名作” 则聚焦曾居住在西城的文学艺术大家,如鲁迅、梅兰芳等,通过他们的创作与生平,展现红色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西城的深厚积淀与传承。
“传承-科学家精神主题展”以“传承”为主线,分为四个部分:“探索:战火中的科学家”“创新:百废待兴的新中国”“传承:科学的春天”“复兴:新时代的奋斗者”。展览梳理了中国科学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使命与贡献,展现了中国科技事业从艰难起步到蓬勃发展、从追赶世界到自主创新的历程,以及中国科学家为国家命运、民族复兴和科技进步所付出的努力。展览通过鲜活的故事和真切的内容, 向公众生动地诠释了中国科学家群体的爱国情怀、求真务实、攻坚克难、无私奉献的精神内核。
“外国领导人登长城展”展出了一系列珍贵历史照片和多国领导人的亲笔题词原件,跨越时空和观众对话,展览记录了中国和平外交与对外开放辉煌历程的生动注脚,充分展现了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丰硕成果。
“走进企业博物馆 精彩文创大观园”展区由北京企业文博协会承办,汇聚了全聚德、龙顺成、工美、公交、启奥布艺地毯等23家企业博物馆。公众不仅可以深入了解这些老字号品牌的创办历程与文化积淀,还能欣赏到众多设计巧妙、富有创意的文创产品,体验传统与现代交融的独特魅力。
本届北京社科普及周除主会场外,还在市方志馆、首都博物馆、首都图书馆、西城、通州、昌平等区图书馆等19家北京社科普及基地及社会组织开设线下分会场,同时在光明网、人文之光网、京社科新媒体矩阵上开设2025北京社科普及周线上专题,方便更多市民参与活动。活动期间还将举办主题讲座、非遗展示和体验、社科知识猜灯谜等配套活动,进一步惠及更广泛的市民群体,极大地提升社会科学普及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为推动首都文化繁荣发展,建设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首善之区注入新的活力。(光明网记者 李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