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 张倩)9月27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辽宁专场展演活动在国家图书馆“藏诸名山,传之其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成果展”现场举办。评剧、辽宁鼓乐、中医正骨疗法(海城苏氏正骨)等国家级非遗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齐聚一堂,通过展演、展示、访谈、互动等方式,展现来自辽宁的非遗魅力。
活动现场,辽宁省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黄艳向观众介绍了近十年来辽宁省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的开展情况与取得的显著成绩,分享了众多非遗传承人配合记录工作的感人故事。
评剧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周丹现场表演。(主办方供图)
在展演活动中,评剧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周丹以细腻的表演与富有感染力的唱腔,将评剧《小女婿·小河流水》选段中的乡村图景与人物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辽宁鼓乐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张连悌带领张家鼓乐班,表演了唢呐曲《五调朝元》、管子曲《落江怨》,以婉转音韵传递出对人间悲欢的感怀。同时,传承人曾斌、王磊带来了东北二人转小帽《小拜年》、传统曲目《大西厢》选段,以夸张动作、幽默台词与即兴互动,将生活趣事演绎得妙趣横生。
中医正骨疗法(海城苏氏正骨)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苏继承(左)演示了“拔伸、旋转、归位”等传统正骨手法。(主办方供图)
除了剧曲表演,还有中医正骨疗法、医巫闾山满族剪纸、阜新玛瑙雕刻技艺、古渔雁民间故事等非遗技艺也在活动中逐一展示,赢得观众的阵阵喝彩。
展览现场(主办方供图)
据了解,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国家图书馆共同主办的“藏诸名山,传之其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成果展”自6月13日起开展至今,已在展览现场举办了贵州专场、浙江专场、湖南专场、广东专场、山东专场、辽宁专场等六场展演展示活动。展览将持续至10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