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原创国标舞作品屡获国内外大奖。从最早只存活在几十家舞厅中,到今日活跃在城乡舞台、竞技赛场,与群众文化生活紧密相连,我国国标舞用四十年实践成就证明,
世界各大文明,几乎都是大河文明,其显著特点是山岳与大河崇拜。在中国,同样如此。不同之处在于,中国形成了东方独有的昆仑崇拜与昆仑文化。昆仑文化可以说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之一。
11-19
近期,一批抗战题材纪实影像作品集中推出。除了大量借助一手档案文献、当事人口述、历史影像等呈现史实,人工智能(AI)也大规模应用其中。当历史当事人的回忆借助AI逼真再现,
11-19
悠悠汉风,文脉绵绵。日前,第三届汉文化论坛在江苏徐州举办。
11-19
《红石榴餐厅》讲述了一个关于游子归来的故事。美院毕业的明亮放弃深造机会,回到家乡新疆接手养母倾注半生心血、却濒临倒闭的红石榴餐厅。他将艺术才华融入餐厅经营,
11-19
在即时互动中捕捉公众情绪,已成为影视微评论引发情感共鸣的重要方式。作为网络空间中典型的微评论,弹幕凭借其开放、即时和强互动的特点,正不断重塑人们参与影视作品讨论的方式。
11-19
国宝画重点|这些秦简实证中国法治文明源远流长
11-18
目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西方的霸权地位被动摇,全球南方的群体性崛起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当今时代,尽管西方仍然构成世界的一个重要力量,但它越来越成为多极国际力量的一种,
11-17
人性说是荀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在荀子看来,人性中存在恶的因素或趋恶的倾向,是以必须通过礼义来引导和塑造,方能使之向善。
11-17
商代以“帝”为至上神,其意志构成了行为正当性的终极依据,呈现出“前伦理”的特征。周人因袭殷商传统亦尊“帝”,同时又崇拜“天”,并将行为的正当性诉诸“天—德—天命”的复杂机制。西周时期“德”的内涵主要指向具体行为,其中“保民”是最核心的德行。
11-17
由敦煌研究院编著的《敦煌石窟全集》第一卷《莫高窟第266—275窟考古报告》和第二卷《莫高窟第256、257、259窟考古报告》已由文物出版社于2011年和2024年先后出版。
11-10
“岳镇海渎”即中国古代五岳、五镇、四海、四渎祭祀体系。具体而言,五岳是指东岳泰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
11-10
唐代秦蜀之间的蜀道不仅是沟通国都长安至益州府(成都)的主要交通要道,也是著名的唐诗之路。
11-10
在敦煌壁画中,除了菩萨、飞天,还有一类取材于真人的形象,他们捐资出力,在大漠中创造出千年艺术宝库莫高窟。
11-17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大河汤汤,九曲安澜。甘肃,地处黄河上游,黄河之水在其境内两进两出,激荡前行九百余公里。奔腾不息的黄河水,不仅滋养了广袤的甘肃陇原大地,也在波澜壮阔的历史浪潮中铸就了独具特色的甘肃黄河文化,并形成自身的基本特征。
11-14
如何有意识地积累“身体智慧”,将对身体语言的理解转化为贯穿整个艺术生涯的深刻修行和内在需求,关乎着杂技这门身体美学的当代建构和未来走向。
11-12
隐蔽战线斗争既是革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谍战题材的核心内容,在创作上天然具备将革命历史题材与谍战类型相融合的基础。
11-12
想象一下——耳边传来“巴赫风格”的赋格(复调音乐载体),但作曲家并不是活生生的人,而是MuseNet(深度神经网络音乐生成模型)。
11-12
李天宇和李天域共同创作一档播客节目《TIANYU2FM》,定位为“每期对谈一个有价值的声音”,通过与嘉宾对谈来和未知领域及知识互动。加字幕、加特效、切分镜头、调整画面色调、补充背景信息……视频制作需要“精工出细活”。
11-07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棂,洒进重庆市巫溪县红池坝镇就业扶贫车间。国家级非遗“巫溪嫁花”代表性传承人唐丽娟站在木桌边,拿着针线一边示范一边为几位“绣娘”讲解:“绣‘巴渝山茶’要从边缘往中心走,针脚要像梯田一样一层一层叠上去。”说话间“针动线飞”,素白布面上渐渐有了花瓣的轮廓。
10-21
“只要穷人有衣穿,我吃苦受累都不皱眉!”9月13日,海南省琼剧院大型原创琼剧《黄道婆》演艺团队走进东华大学开展专场演出,并与上海高校服饰文化育人联盟、校团委、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出版社等单位联合开展非遗创意市集活动。
09-17
花丝镶嵌是一门传统的宫廷手工技艺,属“燕京八绝”之一,花丝镶嵌制作技艺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09-11
清晨,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哈尼梯田,一群孩子围成圈,红河县钰尼文化艺术传承中心校长、95后姑娘杨钰尼正带着他们练习乐作舞。
09-11
鼓槌翻飞,步伐铿锵,视频里的小女孩举着“迷你”英歌槌,腾挪跳跃,英姿飒爽。有网友留言:“文化传承,后继有人!”
09-11
楚雄彝绣有着1800多年历史的“指尖艺术”,被誉为“穿在身上的史诗、绣在布上的神话”。
09-10
235年前,四大徽班一路风尘仆仆进京,唱响了梨园的春天,最终孕育出璀璨的国粹——京剧。235年后,合肥一声锣响,“百戏入皖”,八方名角,四海宾客,赴一场跨越时空的邀约。
11-18
11月16日下午,“江海平原一枝花——海门山歌讲唱会”在国家大剧院艺术资料中心举办。
11-18
11月14、15日,贵州省歌舞剧院大型原创舞剧《王阳明》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上演,此次演出正式竞逐第三十四届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展现贵州原创力量的艺术追求。
11-17
11月16日,中国·张家界第三届世界遗产摄影大展在湖南张家界启幕。11月16日,中国·张家界第三届世界遗产摄影大展在湖南张家界启幕。
11-17
改编自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的歌剧《猴王悟空》14日晚在美国旧金山举行全球首演,将孙悟空的故事带上美国歌剧舞台。改编自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的歌剧《猴王悟空》14日晚在美国旧金山举行全球首演,将孙悟空的故事带上美国歌剧舞台。
11-17
“繁花竞放——历届山花奖精品展”现场,十余位山花奖得主齐聚一堂,共话获奖对艺术创作的意义。在他们看来,山花奖不仅是荣誉,更是对坚守传统、勇于创新的肯定。
11-13
中国文联“文化润疆”主题系列短片《爱你》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宣传部及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联合出品。北京爱奇艺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担任支持单位。
11-13
11月11日,2026年米兰-科尔蒂纳丹佩佐冬季奥运会特许商品国内线下首发活动在北京奥运博物馆启动,这是国内首次线下发售该届冬奥会特许商品。
11-12
本次活动将深度挖掘北京城市精神与“四个文化”的生动内涵,展现首都深厚文化底蕴与鲜明时代精神,打造一批彰显首都风范、唱响时代声音、引发群众共鸣的优秀歌曲。
11-11
从新石器时代七孔骨笛、夏代镶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到周代大克鼎、秦代铜车马,再到汉代长信宫灯、唐代八曲葵花形螺钿铜镜……近日,《“国宝”时刻》文物超高清影像记录工程首批50部作品在2025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台长论坛上正式发布。
11-05
当地时间10月26日,2025年第十五届佛罗伦萨国际艺术与设计双年展在意大利佛罗伦萨达巴索古堡落下帷幕,川音成都美术学院副院长、四川音乐学院美术馆馆长、青年艺术家曾杨凭借其兼具东方底蕴与当代视野的作品,从来自85个国家的550余位创作者中脱颖而出,斩获本届双年展主席特别奖,成为该奖项最受瞩目的青年获奖者。
11-01
2025年10月30日,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举办了“2025河北文旅京津宣传推广周——走进北京高校”活动。该活动旨在通过多元业态融合、深度互动体验与长效机制构建,加强河北文旅与京津地区及国际市场的联系。
10-31
商代以“帝”为至上神,其意志构成了行为正当性的终极依据,呈现出“前伦理”的特征。周人因袭殷商传统亦尊“帝”,同时又崇拜“天”,并将行为的正当性诉诸“天—德—天命”的复杂机制。西周时期“德”的内涵主要指向具体行为,其中“保民”是最核心的德行。
